部分摘录和个人感想
他常常听到一种可怕的声音,像洪水,像火山,终于有一夜他被这声音从梦中惊醒,发现那不过是门廊中一只小狗的鼾声。此后,那声音再没在他梦中出现。他梦见了一片荒原,上面有被残阳映照着的残雪。他试图跑出这荒原,但它太大了,无边无际。后来他看到了海,残阳中呈血色的海,才明白整个世界都是盖着残雪的荒原。
他看到光波在太空中行进,慢得像晨风吹动的薄雾,无限宽广的时空薄膜在引力的巨浪中轻柔地波动着,浮在膜上的无数恒星如晶莹的露珠;能量之风浩荡吹过,在时空之膜上激起梦幻般的霞光……
他可能使自己处在一个绝对时空坐标的原点,他站在时间长河的河岸上,看着时间急流滚滚而过,愿意的话,他可以走到上下游的任何一处。
窗外的夜空中,黎明前的星星在发出他们最后的寒光,与城市辉煌的灯海相比,星星如此黯淡,刚能被辨认出来,但它们是永恒的象征。就在这一夜,不知有多少人与我一样的新新人类上路了,不管好坏,我们将是第一批真正触摸永恒的人。
如果说那个原始人对宇宙的几分钟凝视是看到了一颗宝石, 其后你们所谓的整个人类文明,不过是弯腰去拾它罢了。
科学家们沉默了,在他们眼中,已升得很高的太阳熄灭了,一切都陷入黑暗之中,整个宇宙顿时变成一个巨大的悲剧,这悲剧之大、之广,他们一时还无法把握,只能在余生细水长流的受其折磨,事实上他们知道,余生已无意义。
松田诚一瘫坐在草地上,说了一句后来成为名言的话:“在一个不可知的宇宙里,我的心脏懒得跳动了。”
当宇宙的和谐之美一览无遗的展现在你面前时,生命只是一个很小的代价。
当生存问题完全解决,当爱情因个体的异化和融合而消失,当艺术因过分的精致和晦涩而最终死亡,对宇宙终极之美的追求便成为文明存在的唯一寄托, 他们的这种行为方式也就符合了整个世界的基本价值观。
对宇宙终极真理的追求,是文明的最终目标与归宿。
您为文明描述了一幅阴暗的前景,难道生命在这漫长进程中所有的努力和希望,都是为了那飞蛾扑火的一瞬间?
飞蛾并不觉得阴暗,它至少享受了短暂的光明。
一切都在庄严与宁静中进行,真理祭坛下面,预料中生离死别的景象并没有出现,全世界的人们静静地看着这壮丽的景象,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人类在经历着一场有史以来最大的灵魂洗礼。
他的面容第一次不仅是一个人类符号,悲哀的黑云涌上这张脸,这悲哀表现得那样生动和富有个性,这时谁也不怀疑他是一个人,而且是一个最平常因而最不平常的普通人。
Comments
我是先看了电影再看书,看着看着,越来越觉得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世界观架构,或者说,两者除了有一页的情节相同与名称相同之外,几乎是两个高度。书里,既有对现实问题的关照,也有对宇宙和人生意义的探寻。作为一名什么都看不懂的文科生,那些繁杂的天文物理知识对阅读一本科幻小说来说, 或许是种点缀,但绝对不是一种必须。而影片中被广泛讨论的“爱国精神”“集体主义”以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真是让人觉得,好好看电影不行么,上升到精神与主义的层次,是觉得自己阅读理解很好是么 。而且影片中那尴尬的台词和某些刻意煽情的桥段,也是对我一个感情触动点很高的人而言简直是场灾难。这也或许是我一直不太习惯电影的画面语言的原因吧——总觉得过于直接,将文字所拥有的一种思想,和那种给人想象的冲动给抹杀了。
又看了一本写末日的网络小说,《末日乐园》。洋洋洒洒一百二十万字,比刘慈欣这本三万字的书“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而且这本小说现在还没有完结,我所读到的,还不到它的四分之一。那种“越看越想看”的冲动,与其说是情节赋予的,倒不如说是小说作者划分章节的技巧高妙。而且在名字所致敬的众多名作、思想和书籍面前,这种借用更多的是一种“有形无神”的抄写,仿佛是一种堆叠字数的手段,让人在一时一知半解之外带来了一种抖机灵的感觉。而在第一部分后,也不得不回到了一种“打怪杀敌”的经典西游桥段中,故事情节的紧张和想象的精巧,不能掩盖内里的贫乏。
机缘巧合,又看到了《火星救援》。就不笼统的对比两部电影了吧,但两部电影让人说感受到的一种强烈的叙事风格上的差异和对比却让人印象深刻。《流浪地球》之所以背负着“集体主义”的光圈,也是因为在影片之中的确“集体”的分量和利益,一直是让人魂牵梦萦的一个点。为了集体利益,可以有不计其数的个体灰飞烟灭,也同样是为了人类这个最大的集体,大部分人将要变成一个冰冷的数字。我们笃行、信集体的力量,以至于推动顶针使用了一种超出科学的方法。不去评论其科学幻想和故事情节,但这种对于主流价值毫无保留的呈现与宣传,不知是一种不自觉, 还是已经成为了“中国特色电影语言”的又一生动注脚。与此相比,《火星救援》中,所有人可以为一个最为微茫的个体付出和牺牲,去承担风险。且不说这样“人性的光辉”是否是基督教价值的体现,这种对人价值的尊重,是让人推敲起来能够获得一种自然的感动的。换言之,或许这是符合“人性”的,是符合一种道德情怀的。而不是一种被热血,被宣传的道德准则,一种被集体湮没的个体价值。
February 8, 2019
文中未标明的图片均为作者自摄 ,如需转载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或使用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