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ence
汝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在;
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
Poem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
很多时候直到很晚才知道古人的智慧。存在与虚无,物体与姓名之间的联系,是我们能否认识这个世界的重要条件。而这又不是那么简单。我们所看到的究竟是事物本身,还是一种被定义的物体?我们为什么能够把两个十分不同的物体描述成同一种事物?科学究竟是否有边界?世界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Excerpt
除思维的主观由其自身而来者以外,先天的知识中绝无可能归之对象者……纯粹理性在其知识之原理有关之限度内,为一完全独立自存之统一体,其中与有机体相同,一切部分皆为一切其他部分而存在,全体为各部分而存在……
对象应以“视为现象及视为物自身”之二重意义解释之;又若悟性概念之演绎有效,因而因果原理仅适用于前一意义之事物,即限于其为经验之对象(此等同一之对象,如以另一意义解释之,这不从属因果之原理)这假定为同一之意志,在现象中(即在可见之行为中),必然服属自然之法则,因而极不自由,但同时又以其属于物本身,此为不服属自然法则者,故又自由云云,实无矛盾。
我之存在之一切根据,皆为表象,若以表象言,则其自身自必要求一与表象有别之持久者,表象之变易及我在时间中(表象皆在此时间中变易)之存在,皆与此持久者有关而被规定者也。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言
Comments
我们仿佛在不同的时空中穿越,能够去思考最为宏大的命题,也能去探究最为功利的事物。但不论如何,总是有一种挑战在各自面前,无时无刻不在运动之中。因为有记忆才能做比较,因为我们思考,所以我们存在。
March 7, 2019
文中未标明的图片均为作者自摄 ,如需转载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或使用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