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ence
温柔的推翻这个世界
然后把世界变成我们的
——吴青峰
Poem
一个不常见的词牌与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地名。在夜晚相似的情绪,不论是秋夜还是春晓,那种潜藏不住的对过往美好的怀念,像影子一样照在现实的不确定上。明月棹孤舟·海淀
[清]纳兰性德
一篇亭亭空凝伫。趁西风霓裳偏舞。白鸟惊飞,菰蒲叶乱,断续浣纱人语。
丹碧驳残秋夜雨。风吹去采菱越女。辘轳声断,昏鸦欲起,多少博山情绪。
Excerpt
所谓“苏格拉底问题”并不是施特劳斯的原初出发点,恰如“前苏格拉底问题”也不是海德格尔的原初问题意识一样。他们都是从某种先行问题出发而回到过去重新检查传统,这个出发点是现代性的问题……但我们必须强调所有这些都不是为古典而古典的研究,而是从他的“现代性问题”出发的。 ——[美]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导言(甘阳著)
随便打开一本pdf,竟然发现了一些有关课程设置上的启示…对现代性的追问,从一种无来由的信奉,到逐渐有一种看似理性认识和怀疑。我们能够发现世界的很多事物,尽管看上去是一个新提出来的理论,实际上已经有了深刻的理论基础和假设。我们思考的本原问题,实际上早就有很多不同的,可供讨论和辩驳的解释。或许这才是人生短促所能追求的微茫的意义,超出自身,从而与探究与我们可能不是如此相关的社会与世界的产物。尽管一切都显得是片面与肤浅,但终究不能停止我们去完善自身的步伐。
Comments
紧赶慢赶,终于把这几天的博客补完了。或许这本就不是一个什么任务似的东西,但能够清晰的让我感受到,我这几天究竟学习到了什么,有什么东西是新的,值得被进一步思考的,而且是在我所能达到的范围内,能够被想象的。尽管在学期之中,我们不可能不功利,但在学习哲学,以至于学习社会科学的过程之中,在知识之外也是一个不断完善自己对世界认识的过程。尽管我们所听到的或许只是一家之言,但总是要有一个进路来让我们直接去触摸原来我们觉得神圣,觉得先验,觉得理所当然的东西。也正是在这种不断去魅的过程中,不断回答着哲学的三个基本问题:
我从哪里来,我现在在哪,我到哪里去。
往往一些简单的让人可笑的事物,给人以最大的思考。例如追问什么是时间,什么是科学,什么是世界。面对这些宏大到可以包绕整个历史和宇宙的问题,我们往往会觉得自己,在某一个时刻, 是一个特别微茫的存在,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休整过后, 继续去追求一种微茫的理想。
或许青春就是一个理想的过程。
March 19-20, 2019
文中未标明的图片均为作者自摄 ,如需转载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或使用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