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ence
表面看似幸福的生命可能是空虚的,
而一向表面看似艰难的生活可能致力于一项伟大的事业。
——阿图·葛文德《最好的告别》
Poem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这是诗人触景生情之作,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
首联出句点题:“佳节清明”,似无新意;继而写景,“桃李”春风“野田荒垅”,意象格调迥异,再对举喜“笑”和悲“愁”,意境顿出。突兀的情感,鲜明的对比,读来令人悚然。 “清明”对于“桃李”来说,自是“佳节”,因为向前看有一大番好的前程,即便是眼下,也绽尽春光,引领季节的舞台,缘何不“笑”呢?只是这“笑”越张扬,越能对比出下句的悲凉。 “野田荒垅”似乎更适合于“清明”这个节日本身。累累埋骨,处处荒冢,忠奸贤愚冤怨节烈,统归于黄土,怎会不“生愁”呢?大地无言,只能却披衰败荒芜的外衣,由诗人、世人解读它的哀伤。 由此看来,首联起笔写景,淡定散阔,别有境界;感情平抑内敛,为下文的议论人生蓄势张本。
颔联描写清明时节生物的活跃情景。“雷惊天地龙蛇蛰”,写的是动物的活动。春雷震响,天地惊动,动物于冬眠中被惊醒,雷声告知它们春天已经到来,于是它们便纷纷走出蛰居之处,活跃于春的气氛之中。 “雨足郊原草木柔”,写的是植物的生长。春雨贵如油,是说春雨能像乳汁一样,让草木迅速生长。雨足之后,郊原上的草木自然就萌发柔嫩了。
以上两联写了桃李、荒冢、龙蛇、草木。颈联的两个典故,两种活法。“人乞祭余骄妾妇”说的是古代那个专靠到坟茔地里乞讨人家祭祀剩下的供品以饱食终日且炫耀于妻妾的人,“士甘焚死不公侯”说的是拒官隐居虽被烧死亦不甘心妥协于社会的正直之士。一样人生,两种境界,不置可否的对比中,暗含着诗人对介之推高蹈品格的肯定与赞扬。
尾联生发疑问:蓬蒿荒丘,遗骨一土,千载万世,谁知谁是贤愚?即便是活在当下,谁又辨贤愚?“知谁是”的反问中,浸透着诗人的满腔愤懑;以景做结的末句里有悟透生死的通达。这种通达,是贬谪失意的心灰意懒,是不满现实的讽刺反击,是坚守人格操守的格格不入。
诗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机,想到的却是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的命运,表达了一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悲凉的情绪缠绕于诗行间。这与诗人一生政治上的坎坷以及他所受的禅宗思想的浓厚影响是分不开的。但作品体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鞭挞了人生丑恶,看似消极,实则愤激。
这首诗的景物的描写、感情的抒发,无不得力于对比。不但桃花与荒冢有对比、齐人与介子推有贤愚之比,而且自然界的蓬勃春景与人生的无味黯淡也是一组鲜明的对比。
又是一年清明,在节日的气氛逐渐淡去之后,那最为温润的春光悄然占据了人的视线。
或许我们都太过繁忙,以至于只能去珍惜这最简单的快乐。
越来越不习惯一些宏大的宣传,真话说了千遍,会不会也变成谎言呢?
现实永远给人以黑暗。
就像那一场无知之幕。
Excerpt
现代都市生活意味着解放、失去个性、理性认同的产生,以及道德评价的毁灭。在芝加哥学派看来,由于大城市中社区情感的丧失而导致的激烈的竞争和互相剥削,只能依靠新的、正式的控制体制(特别是大为扩展的法律机构和官僚等级制的社会管理部门)进行控制,而所有这一切又势必使国家权力越来越广泛的渗入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向资本主义的转变”最终必然会导致城乡区域共同体的瓦解(在工业化之前)
——[美]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与社区》
对于都市史的研究,作为社会史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最近的史学研究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样也能让我们感到历史是有温度的,去书写一种“眼光向下的历史”。
与此同时,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也能够从小处体会中国近代社会巨大变革,去理解这个社会并不是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去理解现在很多观念产生的源头,理解很多差距的根源,也能够理解中国作为一个轴心文明和近代文明的被动接受者这两个角色之间的互动与张力。
从底层出发,我们也能够看到之前宏大的历史叙述之下所缺失的历史细节,发现事情往往不是向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中国之大,融合了多种文化、民族和发展阶段。我们也只有通过对田间地头的探究,才能略微的知道一些实际情况,从而做到“理解的同情”。
Comments
我们既要活在现实,也要活在未来。
我们要同情的理解世界,也要明白自己的主体性和自己的航向。
要有着自己的想法,才能在错综复杂的世界中,判断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去面对选择与淘汰。
去问自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自己真正放不下的是什么。
不是一夜夜感情的放纵与狂欢。
不是面对书本没有思考的翻阅。
虽然有意义可能听起来,至少对现在的我来说,不是那么的实在,但是那种最为基本的,思想在头脑中得到碰撞,感受到自己的无知与浅陋的时刻,或许才是教育闪闪发光的时刻。
总是需要去明白自己的不足,去感受思想的力量,而不是在须臾的谄媚中沉沦。
先做一个“眼高手低”的人。
要对社会有着一种最基本的关切与判断,明白,在这么激烈的弱肉强食中,有的时候,这个只能功利,因为时间,例如“用什么学什么”的软件与计量。但又有些东西是值得大把投入的,例如去领略人类思想的珠穆朗玛,在最高的山峰上,自己去探寻其他的峰岭。
思想是说不尽的,但很多思想又是如此相似,在与现实的碰撞中,只有那些最原初的想法, 才是具有最为深刻的历史价值的。
因此,当我们看到现代的繁华的时候,也才会知道现代原来是思想的荒漠。
而这些基础,是在对社会泥土的体察之上的,是在对人类思想的思考之上的。
April 10-11, 2019
文中未标明的图片均为作者自摄 ,如需转载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或使用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