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minescent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0%

被局限的世界

这个世界总是具有无限可能。
  
  这种可能性,既是为我们的未来赋予了一种合理性,也是为过去写下确定性的回馈。
  但最终,我们只可能选择一条确定的道路。彼此的道路分分合合,最终熟悉的人,却要面对不同的景观。
  或许这就是尴尬的地方。
  共同话题的减少可想而知,但最令人害怕的是,彼此之间的情感与“地位”悄然发生了变化,仿佛冥冥之间。彼此的未来已经被写下,至少有了高低之分。身处这座园子里,不自觉的带上了这座园子的优越感。
  曾几何时,自己也是那个,好奇心旺盛,啧啧称奇的人那!
  这一切地转变,只用了三年。
  算算时间,这简直就是场梦。
  春光正好,引得校河上的繁花盛开,鸟儿啼鸣。
  再次相见,才会想起,三年前在一个萧索的冬天,混入人群中,为那结了冰的荷塘,了无生气的树枝赞叹不已。
  而如今自己已经对这美景感到本能的厌倦,不想与汹涌的人流分享风景。
  这所大园子里,最缺的就是自我的空间。
  每个人都行色匆匆,为GPA,为未来,为知识奔波。
  这些都没有错,但是我们常常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骄傲,与最为敏感的内心。我们永远希望在别人面前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获得别人的认可,同时又在与自己内心中最为本源的愿望进行斗争,在选择的迷茫与随波逐流中,碌碌地度过一天又一天。
  其实坦言,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人们总是为自己没有得到的而歆羡不已,殊不知在每个地方,都会有自己的孤独,自己的愁绪,与自己的感受。
  这座城市太大,这座城市太空,在现实的裹挟与政治的要求下,留给自己的地方,空前的被压缩。
  那一座座承载着国家希望的建筑,每个人在其中,或许都只是一个匆匆过客吧。
  人生何不如此?
  于是乎我们只有用思考去弥补这微茫,用在学期中满满的课程与作业麻痹自己,去追寻一种,看似能够带来快乐的认可。
  没有人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有意义。有些事情本来很简单,为什么总是要被强加这么多现实的考量?特别是放到这浮躁的世界,作为这座园子里的一员,你的主体性早已被剥夺,只是被打上“清华”的标签,在这社会的池塘里,涟漪不断地被放大。
  我们又能对这个世界做什么呢?
  不如回到那座辋川。
April 7, 2019
文中未标明的图片均为作者自摄 ,如需转载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或使用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