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博客的日期已经混乱太久了,让人都失去了解决混沌的勇气。那一天天的生活速度迅速加快,仿佛能让人看到穿越雷雨的圣光之火。
我不知道自己是在逃避,还是在犹豫。
总是有一些看似很有意义,影响一生的事情,实际上在现阶段考虑更多也没有意义;而那些最为琐碎的事情,或者是课程的阅读材料,或许初读上去并不适合自己的口味,但是总是需要接受这样的训练,才能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这是一个过程,没有办法去逃避,也没有办法去选择, 或许可以把这种过程看作是某种涅槃,但既然是自己曾经选择喜欢的,那也总是要看完这一路上的风景,再去做更多的选择。毕竟,这种令人崩溃的感觉,总是会出现在任何一个让人提高的过程之中。这一路很长,或者说在人生的范围内永远不会收敛,但仍虽然是一个值得追寻的目标,是一个,祭奠之前的时间和努力最好的祭品。
絮叨了很久,或许总是不可避免的带着一种戾气和负能量,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和自己运行的轨道,尽管它可能会互相从隔一段时间,但终究上是会渐行渐远的。很多愁绪,并不能指望着相互理解去发泄,很多时候,个体总是倾向于把自己的生活变成一个封闭的区域,而他人总是希望从外面去窥探这个世界,哪怕他的出发点往往是善意的。
从这个观点出发,不难想见我们总是在个人的世界和整个世界之间寻找平衡。而随着这种关系越来越复杂,我们所面对的处境,好像是一个在钢丝绳上的杂技演员,从开学到放假,走完这一段令人忐忑的时光,越向后走, 那阵阵的风,那摇摆的越来越大的钢丝,或许在向我们揭示着无底的深渊的可怖。而我们的内心,也越来越浮躁,只想去疯去狂,去寻找一些微茫的确定,一些渺小的认可,在金色的沙滩上,把自己变成了一颗沙粒。
谁会知道,这颗砂砾,会不会变成一颗珍珠呢?
我们总是没有办法去责怪这个世界,毕竟我们无法改变,但又不可否认,他给我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不随自己的意志而改变的。尽管我们也会去反思,那“听话、出活”的价值导向是否真的有问题,我们所熟悉的,被教导接受的那些价值观念,究竟是否是正确的,但是总是不能停留在空想。我们或许在繁忙的生活中忘记,或是在繁忙的生活中失去了反抗的能力,或是有一些纷乱的思考,但终究能以形成落实在文字上,被逻辑加工过的观念。那种人云亦云,那种接收到的是信息而非知识的困境,或许是这个世界里最容易被伪装的情况。
那种从自己的舒适区中跳出来的过程,或许就是最为痛苦,而又最有收获的时光吧。
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沉浸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之中。
反正也与这个世界没有什么联系,不是么?
所思在远道。
我们总是需要同时去面对两个世界,去面对自己选择的道路上的一切。
你分不清哪些是虚伪的,但总是能够照见自己的内心。
April 15-16, 2019
文中未标明的图片均为作者自摄 ,如需转载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或使用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