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minescent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0%

雕栏玉砌犹在

笔者按:真快呀,一个学期就马上要过去。大学的同学们应该都次第步入了考试周。这也往往是一个学期大家学习效率最高,同时最为“健康”的日子。因此,从这篇起,至大概七月份初,博文可能不会保持更新频率,但是在暑假一定可以补回来的!   

  从现在看暑假的日子,已经是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的了。而最大的恐惧,是自己仿佛不像上个学期一样地有激情,总是会被一些边角的事情吸引目光,或者是DDL在眼前而不自知,积累起了在DDL前一天开始动笔,前一小时提交的心理勇气。当然,心里总还是会有一丝丝不安,但是这一丝丝不安,我能说是一种最后的悔悟,还是一种残存的善念呢?
  我们都讨厌不确定,但是往往我们连确定性的东西都不能把握。
  面对着极为现实的未来,我们能做的,不仅是面向理想的读书,也要去处理好理想与未来的关系。
  或许有一天我们也能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人呢?
  那比竟然是建立在对书本的吸收与消化之上的。
  必然伴随着一种踏出舒适圈的不适应。
  但是这就是成长呀。
  今天的博文是一篇旧文,也能看出是在飞驰的火车上写的,这种文字对于现在的我而言,仍然不陌生。
  是一种停滞吗?
  究竟什么是所谓的感动?若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至少还可睹物思人,但若是光景不再,感受又何来相同?当车轮快速的划过大地,曾经的终点见证新的别离,思念不再是距离,而是远行的重量,让一切场景真实而恍然如梦。太多不一样的人有着同样的优秀;太多不一样的事,像新世界的大门向我们打开。夜幕逐渐降临,行路越来越远,熟悉的风景打上不同的烙印,熟悉的关系有着不一样的语言。
  一步一遥,时间如飞鸟。
  或许一切都与设想不同,但学着接受,会有无用之大用?在一个看似被歆羡的地方,却有着不一样的黑暗。外表光鲜,可知其背后的辛劳?那一本本书堆叠起的,是孤零零矗立的梦想。
  ——我不知道这一切是否有意义,在中国的大地上奔跑。
  直到我们对不确定有着本能的恐惧,过往的一切荣光成为沉重的负担,决定我们的选择。永远有无数双眼睛彼此相望,终无法读懂复杂的关系。在黑暗的夜幕里穿行,尝试写下忠于内心的文字,却是如此困难。我们厌倦了统一,却又呼唤集体,畏惧着压力,却又渴望着收获,仿佛在大学里,一切的收获和成长都是理所当然。茫然地读着“忠于本心”,殊不知“本心”究竟是何。对着摊开的书本扭头,却又对屏幕里的花花世界向往。
  终究在自我与他人的期望之间,找了个最简单的桥梁。
  所谓的未知,有着微茫的确定——个人的努力将在未来化为现实。或许在这世界,终究有太多的不美好,但请坚信,正义永远不会缺席。所谓的明天的太阳,建立在今日的一马平川之上。或许,那早已不能摘下的“优秀”的面具,成为向前的最后一丝惯性。
  不在乎康河的柔波里融进了多少情感,不在乎, 上课时他人的目光。阅读更多的书,从从不思想的接受者变为自主思考的生产者,这路很长,但不去走走,永远不知道有多少荆棘。
  放下所谓的道德优越感吧!漫天的星火从不为个人闪耀。稀松平常的语言,有着太多不确定与意涵。苍茫的平原,电波消逝于旷野。从只闻其名的美好,到真正有自己的判断,那乌合之众,无知之幕下,又会少一个拥簇吧。
  从未如此真切的发觉,世界,过去,与我如此有关。
June 5, 2019
文中未标明的图片均为作者自摄 ,如需转载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或使用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