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本来是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出现的,毕竟一天之后,是两篇论文的DDL,但我还一篇都没完成。
但是我又是如此急切的想写下这一片,是从高中的感动之中,趁着理性和期待还在,去回首这两个学期。
我们知道了太多之前不知道的面向,见到了许多有趣的灵魂,但是我们自己呢?
这篇大概不会像宇薇一样发朋友圈,我感觉对比起来,我实在是十分的平庸——尽管在另外一些被公认的方面,仿佛我更加闪闪发光,但是这种发光,又何尝不是在透支自己的未来呢?
或许上面的这个判断根本就不成立。
坦率地来说,进入大学,和我进入高中的担忧,是一样一样的。
都是从一个“小地方”到一个“大地方”。只是不同的是,这一次,如果现在来回收,我能明显地感受到,自己是带着一种心气去的。
一种由高中赋予的,有一些懵懂与无知的心气吧。
将很多事情,看成是理所当然的。
我觉得很多时候,我在不断地输出,却恰恰忽视了,我们如今的这个阶段,是需要不断输入的阶段。
我们为着经典而感叹,却似乎很少意识到,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所需要处理的,正是这些留下来的经典。
我们之间所拥有的,对经典懵懂的印象,需要通过时间,通过阅读,去形成一种,对这个世界,理性的认识。
这或许才是我们所说的,“多读一些书”的真正含义。
在这个意义韩,可以说,第一个学期,还是带着新奇和无知,我们经历了一种文学的刺激。作为一种文学性的、感性的文字,或许阅读起来还是能够运用之前很多的基础,上学期频繁的作业和一切都是兴起的感觉,也让我不断的处于一种输入的状态中。
但是在这个学期呢?
仿佛一切都是国王的延续,所阅读的文本也不再是那么的实在,而是具有着更多理念性的,需要我们静下心来认真分析的文本。文本的语言,也悄然从中文换成了英文,尽管英语水平对我而言并没有构成太大的障碍,但是同样有着一种不习惯,并且减慢了阅读速度——我或许在过去的一年里,也就是太过于追求速度了吧。
我们必须要坦率地承认,很多时候我所阅读的,得到的并不是思考,而是一堆的信息。
在这个信息时代,信息或许是最为廉价,同时是最为容易获取的事物。
当然每时每刻,还是能够在他人面前炫耀,那浅薄的信息。
哪里知道这个世界有太多的面向我们所知永远不可能完整,而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之中,感性又总是可以胜过理性。
于是我们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呢?
大概没人知道吧。现在去思考也总是觉得相隔太远。
如果真正地把我这一年来读的书去写下,其实还是会有长长的一串的,但是如果说任意一本书真切的内容,却往往在我的脑中是模糊的。
因此我也就不想列出苏丹,只是对某特奖获得者的500本通识教育积累量表示怀疑。
如果是单纯凭数量的话,应该我这个专业的很多人都可以有这样的积累和经历,但是真正对文本的熟悉程度和阅读的文本,文本带给我们的东西,或许才是更为重要的东西。
被官方认可的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吧
这一年给人最大的改变就是评判标准的崩塌与重构吧。
这个先按下不表。
回到读书上来,我愈来愈发现,自己对于一些事件性描写和具有可证伪性的文字有着一种异乎寻常的兴趣。相反的,对于一些理论上的论述,总是要追寻很久才能知道她的美妙。
或许就是对这个世界的一种单纯的求知欲吧。
然后我们发现,对于很多理论来说,了解它提出的背景和当时所面对的问题仍然是极为重要的。
但是我们或许需要先去进入理论,再去处理这些外围性的问题。
哪怕我们得到了很多关于这种理论的线索,但还是先要去明白,它究竟讲了些什么。
我们不能对这个世界,只生活在感觉与混沌之中。
尽管我们总是在追寻这种微茫的确定,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对这个世界保持信心。
哪怕我们所看到的只是这个世界,最为微茫的一部分。
但是没有理解,何来其他?
现在正是一个,去不断吸收的时候。
也只有懂的够多,才能够做出自己对理论的判断。
也因此,或许还是需要不断沉淀,也就是一种,寻找阅读的意义的过程。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其本身,就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不论是一本书,我们获取到的是知识还是信息,都应该有一种理性的看待,至少知道,从这本书里获得了什么。
而不是辄止于对于书页的翻阅上。
对待所有的事物,还是要有一种崇敬之心。
不论是柏拉图、黑格尔还是马克思、施特劳斯,都应该去进入那个世界。
去抛弃成见,坦诚的面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直接地面对,不通过二手文本的面对,并且提出自己的问题意识,则是一种能力。
很多时候我们并无法考虑未来。
翻来覆去地解释,也没有办法改变现实。
不要对不起自己“读一点书”的初心。
这也是少有的两年,能够这样做的时光。
读多了确实可以让人感到丰盈吧。而不是简单的停留在对概念的大而化之上。
而这个学期的一个倾向是,我开始不断的输出,在缺少地基础上开始输出。
这或许能够在一时发光,但终究是不长久的吧。
就像一颗流星过早地释放了自己的亮度。
而整个四年,甚至更长时间,都应该是流星划过大气层——与这个世界和解的过程。
生命的能量,应该来自于自身。
还是那句话,堆集团保持应有的警惕。
对不属于自己实力的运气,就不要透支了吧。
人设是个好东西,一直带着这个面具就揭不下了呢。
July 7, 2019
文中未标明的图片均为作者自摄 ,如需转载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或使用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