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现在飞驰在隧道中,无边的黑暗阻挡了海的蔚蓝,这何尝不像是生活?
第一眼见到大连的时候,我以为她是一个工业城市——嗯,听起来似乎与惯常的印象不同。
然而当我走到大连的道路上,我愈发的感觉,这座城市是如此地像希腊的雅典。
但是吗,尽管我可能可以历数这两座城市所拥有的相似之处,但是不同就是不同。
我好害怕这种,将一切事物能够框定到我的舒适圈中的感觉。——假设一切都失去了界限,那么我们这个世界还有什么色彩与温度?
不同就是不同,这也构成了我们要远行的意义。
这也就是感受、经历和思考的意义。
1.遇见
对一个城市的遇见,居高临下应该是一个好视角。
你会颠覆对这个城市很多的印象,哪怕你对这个城市本身十分熟悉。
而对于大连而言,这种印象的改变,首先就是海和山的相遇。
尽管已经看过海,因此对海没有兴趣。
但我坐在飞机上,在空中,冥冥之间,已经将棒棰岛这个景点揽入怀中。
或许这就是一种不期而遇的遇见吧。
但是在海的蔚蓝之外,你也还是能够看到,港口的塔吊和货轮,构成了这座以”旅游城市”为标签城市的另一面。
很抱歉,在东北的语境下,工业永远是绕不过去的话题。
而如果与现实相连,我只能想到萧条。
2.行走
大连的机场是在城市之中的,甚至也通了城市内部的地铁。
但是从机场到达到地铁的过程,并不是那么顺畅。
而当我走到地铁站厅层,看到超过8分钟的地铁间隔时,我就只有苦笑一声了。
一座现在只有三条地铁线的城市,运营了超过五年的地铁,换来的就是这样的结果吗?
这种感觉在我出了地铁站,走上那略有些宽阔和空旷的街道的时候,感受更为明显。
我在这里基本上没有遇到过堵车,但这或许并不是快速路过于发达的原因。
这里的路名也是极有特色的。“高尔基路”、“黄河街”、“一二九街”,真是一个个实诚的路名呀。
跟着导航,误闯进一处居民区,这里的生活真是有点过于安逸了吧。
好吧,我知道这座城市是适合生活的,但是她对其他的事项,似乎并不是那样友好。
3.出发
刚在酒店里放好行李,就马不停蹄的奔向第一个景点——大连博物馆。
真是奇怪,这里的景点都关门地特别早,最晚的也不超过17:30。
去遇见一座城市,总是要从她的博物馆开始。
当我看到门口张挂着的“国家一级博物馆”时,心里还是有些期待的。
但是里面的内容,目前只开放了三个展览,并且水平还是停留在历史普及的层面上,这或许多少对我而言有些失望。
用45分钟就逛完博物馆,也是没准了。
但是你还是能够隐约读出,这座城市,甚至这片区域,对民族情感的深深关切。
我一直想,这是不是留在这里的居民最深的内心之中。
有关历史的伤口,就不要再过多的碰触了吧。
4.广延
直到我到了满是广场的区域,我才发现,我刚刚看到的一切,都还是可以归为新城区的通病。
但是我分不清,何处是新,何处是老。
——或许只有被放在更为广阔的历史图景之中,才能让人有些微的印象吧。
不过也确实,在三十年前还披戴着荣光的城市,在如今的城市图景之中,似乎暗淡的有些迅速。
但是只有站在这一个个广场之中,才或许可以理解,这座城市走来的轨迹。
也是带有浓厚历史色彩的。
那一幢幢大楼,中山广场,构成了这座城市东北亚金融城市的面向。
友谊广场,则构成了一种历史的回响。
人民广场,构成了一座城市政府与市民相处的典范。
还有那数也数不过来的三八广场、五四广场、海事广场、和谐广场……
在交通之外,他们还是带有一种不可名状的中心性地位。
5.花火
灯光和花火一起闪亮,也敌不过我和我的梦想。
灿烂的喷泉,为这片亚洲最大的城市广场的心脏点亮了光芒。
在水的灵动之中,会让人本能的忘记,这是一座东北的城市。
对着星海湾,吹吹海风,相谈甚欢。
尽管我们处在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世界,但是还是有一些共同的感动。
谢谢你能来陪我。
6.远行
第二天是属于脚步的。
在前一天对交通的吐槽之后,我第一次在旅顺,看见了间隔一个小时的公交。
萧条呀,萧条。
但这也就是一座小城,生活的本来面向吧。
仿佛惊扰了这里人们的好梦。
但旅行团是不管这些的,他们只会在这里横冲直撞。
但是旅行团里的人们,收获到了什么呢?
这里的公共建筑里,就带有了历史的色彩。
不论是胜利塔,还是博物馆的建筑本身。
只是我没有想到本来我期望讲述近代史的博物馆,却陈列的是青铜时期的文物。
anyway,陈放这些文物的建筑本身,就是近代史的最好注脚——原来的远东省公署所在地。
40年的殖民历史呀。
消弭的是一代人的时光。
7.震撼-前奏
反正时间已经超时了,就干脆把这里看个遍吧。
我说过我对海在这次旅行中,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因此对于长途奔袭到老铁山看黄渤海的分界线,也就没有多大兴趣。
反正再怎样,都是人类的一种规定,并不是一种,非黑即白的分别。
但是当我找到日俄战争监狱的景点的时候,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心口就猛然一紧。
诶,我不是来这里自费参加爱国主义教育的呀。
来这的路上,旅顺的中心广场(实际还是有点偏)和上下学的学生,与之相伴的老人,构成了这座小城,最为安逸和生活化的镜景象。
这一切都看似太过理所当然,但是实际上它又是如此不寻常。
8.震撼-进行
从一进去,就觉得一种压抑的感觉扑面而来
尽管天气多晴朗。
从净身室开始,就直觉性地觉得,这是反人性的。
我并不想对历史事实本身作出评论
但是一想到这里曾经是活生生的人,不论是将他打上抗日英烈,还是历史叛徒的名号,这里的一切,就仿佛是对人的玩弄。
禁闭室,瞭望台,还有那有些可笑的诵经仪式。
我不知道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力量。
只是我走过去都不寒而栗。
屋外日头昭昭。
第一次觉得进入一个旅游景点,还需要对自我进行一番心理建设。
对历史保有敬意,对现实冷眼旁观。
9.蔚蓝
跨越几乎是整个大连城,在地铁上甚至都可以让人读文献。
emm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正在开达沃斯峰会的大连城,让人太有安全感,又让人太过疏离。
坐一班地铁,坐到空空荡荡的最后一站。
这才是真正的海的模样呀。
抱歉这里无时无刻让我都可以用雅典的模型来理解这个城市,这种现实。
但是不同就是不同。
我现在深深地后悔,自己在当时的聊天之中,是不是不经意间,流露出了满满地优越感,甚至是有种优越地傲慢。
我不愿意将其归为世界的不同,只是我们彼此的生活,让很多正常的描述,也带上了比较的色彩。
十公里原来也可以过得如此之快。
很抱歉我竟然还让你请我吃了晚饭。
在一所理工类大学里读文科,总是多少有些奇怪。
但是都要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呀。
祝福是如此的无力。
10.尾声
每一天,在白日的欢愉之后,夜晚总是要面对那一片还没写完的论文,和随时增加的DDL。
这是另一种生活常态吧,当你适应了一点睡七点起的生活之后。
或许每个地方本身就有不同的生活吧。
我想我只是在放逐时光,不想思考。
看似安排了三天,实际上只有一天半的行程。
离途的高铁是如此之快,突如其来。
我知道我离海很近,但是就是看不到海的蔚蓝。
就是一路追寻但是还是无果的感觉吧。
尽管对海并没有很大的兴趣。
为什么有一些崭新的欧式建筑,看得让人这么心痛呢?
一排排在建的商品房,为什么我会读出一种萧条的气息?
每一条路都直直的延伸到海边,这里最大的优势与志愿,在矿山开发殆尽之后,大概就是临海所带来的交通优势。
至少是三线平行铁路的运力。
那一个被海包围的机场,是东北平原上最深刻的柔情。
July 9, 2019
文中未标明的图片均为作者自摄 ,如需转载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或使用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