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minescent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0%

大连:遇见不同的生活

  列车现在飞驰在隧道中,无边的黑暗阻挡了海的蔚蓝,这何尝不像是生活?
  

  第一眼见到大连的时候,我以为她是一个工业城市——嗯,听起来似乎与惯常的印象不同。
  然而当我走到大连的道路上,我愈发的感觉,这座城市是如此地像希腊的雅典。
  但是吗,尽管我可能可以历数这两座城市所拥有的相似之处,但是不同就是不同。
  我好害怕这种,将一切事物能够框定到我的舒适圈中的感觉。——假设一切都失去了界限,那么我们这个世界还有什么色彩与温度?
  不同就是不同,这也构成了我们要远行的意义。
  这也就是感受、经历和思考的意义。

1.遇见

  对一个城市的遇见,居高临下应该是一个好视角。
  你会颠覆对这个城市很多的印象,哪怕你对这个城市本身十分熟悉。
  而对于大连而言,这种印象的改变,首先就是海和山的相遇。
  尽管已经看过海,因此对海没有兴趣。
  但我坐在飞机上,在空中,冥冥之间,已经将棒棰岛这个景点揽入怀中。
  或许这就是一种不期而遇的遇见吧。
  但是在海的蔚蓝之外,你也还是能够看到,港口的塔吊和货轮,构成了这座以”旅游城市”为标签城市的另一面。
  很抱歉,在东北的语境下,工业永远是绕不过去的话题。
  而如果与现实相连,我只能想到萧条。

2.行走

  大连的机场是在城市之中的,甚至也通了城市内部的地铁。
  但是从机场到达到地铁的过程,并不是那么顺畅。
  而当我走到地铁站厅层,看到超过8分钟的地铁间隔时,我就只有苦笑一声了。
  一座现在只有三条地铁线的城市,运营了超过五年的地铁,换来的就是这样的结果吗?
  这种感觉在我出了地铁站,走上那略有些宽阔和空旷的街道的时候,感受更为明显。
  我在这里基本上没有遇到过堵车,但这或许并不是快速路过于发达的原因。
  这里的路名也是极有特色的。“高尔基路”、“黄河街”、“一二九街”,真是一个个实诚的路名呀。
  跟着导航,误闯进一处居民区,这里的生活真是有点过于安逸了吧。
  好吧,我知道这座城市是适合生活的,但是她对其他的事项,似乎并不是那样友好。

3.出发

  刚在酒店里放好行李,就马不停蹄的奔向第一个景点——大连博物馆。
  真是奇怪,这里的景点都关门地特别早,最晚的也不超过17:30。
  去遇见一座城市,总是要从她的博物馆开始。
  当我看到门口张挂着的“国家一级博物馆”时,心里还是有些期待的。
  但是里面的内容,目前只开放了三个展览,并且水平还是停留在历史普及的层面上,这或许多少对我而言有些失望。
  用45分钟就逛完博物馆,也是没准了。
  但是你还是能够隐约读出,这座城市,甚至这片区域,对民族情感的深深关切。
  我一直想,这是不是留在这里的居民最深的内心之中。
  有关历史的伤口,就不要再过多的碰触了吧。

4.广延

  直到我到了满是广场的区域,我才发现,我刚刚看到的一切,都还是可以归为新城区的通病。
  但是我分不清,何处是新,何处是老。
  ——或许只有被放在更为广阔的历史图景之中,才能让人有些微的印象吧。
  不过也确实,在三十年前还披戴着荣光的城市,在如今的城市图景之中,似乎暗淡的有些迅速。
  但是只有站在这一个个广场之中,才或许可以理解,这座城市走来的轨迹。
  也是带有浓厚历史色彩的。
  那一幢幢大楼,中山广场,构成了这座城市东北亚金融城市的面向。
  友谊广场,则构成了一种历史的回响。
  人民广场,构成了一座城市政府与市民相处的典范。
  还有那数也数不过来的三八广场、五四广场、海事广场、和谐广场……
  在交通之外,他们还是带有一种不可名状的中心性地位。

5.花火

  灯光和花火一起闪亮,也敌不过我和我的梦想。
  灿烂的喷泉,为这片亚洲最大的城市广场的心脏点亮了光芒。
  在水的灵动之中,会让人本能的忘记,这是一座东北的城市。
  对着星海湾,吹吹海风,相谈甚欢。
  尽管我们处在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世界,但是还是有一些共同的感动。
  谢谢你能来陪我。

6.远行

  第二天是属于脚步的。
  在前一天对交通的吐槽之后,我第一次在旅顺,看见了间隔一个小时的公交。
  萧条呀,萧条。
  但这也就是一座小城,生活的本来面向吧。
  仿佛惊扰了这里人们的好梦。
  但旅行团是不管这些的,他们只会在这里横冲直撞。
  但是旅行团里的人们,收获到了什么呢?
  这里的公共建筑里,就带有了历史的色彩。
  不论是胜利塔,还是博物馆的建筑本身。
  只是我没有想到本来我期望讲述近代史的博物馆,却陈列的是青铜时期的文物。
  anyway,陈放这些文物的建筑本身,就是近代史的最好注脚——原来的远东省公署所在地。
  40年的殖民历史呀。
  消弭的是一代人的时光。

7.震撼-前奏

  反正时间已经超时了,就干脆把这里看个遍吧。
  我说过我对海在这次旅行中,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因此对于长途奔袭到老铁山看黄渤海的分界线,也就没有多大兴趣。
  反正再怎样,都是人类的一种规定,并不是一种,非黑即白的分别。
  但是当我找到日俄战争监狱的景点的时候,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心口就猛然一紧。
  诶,我不是来这里自费参加爱国主义教育的呀。
  来这的路上,旅顺的中心广场(实际还是有点偏)和上下学的学生,与之相伴的老人,构成了这座小城,最为安逸和生活化的镜景象。
  这一切都看似太过理所当然,但是实际上它又是如此不寻常。

8.震撼-进行

  从一进去,就觉得一种压抑的感觉扑面而来
  尽管天气多晴朗。
  从净身室开始,就直觉性地觉得,这是反人性的。
  我并不想对历史事实本身作出评论
  但是一想到这里曾经是活生生的人,不论是将他打上抗日英烈,还是历史叛徒的名号,这里的一切,就仿佛是对人的玩弄。
  禁闭室,瞭望台,还有那有些可笑的诵经仪式。
  我不知道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力量。
  只是我走过去都不寒而栗。
  屋外日头昭昭。
  第一次觉得进入一个旅游景点,还需要对自我进行一番心理建设。
  对历史保有敬意,对现实冷眼旁观。

9.蔚蓝

  跨越几乎是整个大连城,在地铁上甚至都可以让人读文献。
  emm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正在开达沃斯峰会的大连城,让人太有安全感,又让人太过疏离。
  坐一班地铁,坐到空空荡荡的最后一站。
  这才是真正的海的模样呀。
  抱歉这里无时无刻让我都可以用雅典的模型来理解这个城市,这种现实。
  但是不同就是不同。
  我现在深深地后悔,自己在当时的聊天之中,是不是不经意间,流露出了满满地优越感,甚至是有种优越地傲慢。
  我不愿意将其归为世界的不同,只是我们彼此的生活,让很多正常的描述,也带上了比较的色彩。
  十公里原来也可以过得如此之快。
  很抱歉我竟然还让你请我吃了晚饭。
  在一所理工类大学里读文科,总是多少有些奇怪。
  但是都要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呀。
  祝福是如此的无力。

10.尾声

  每一天,在白日的欢愉之后,夜晚总是要面对那一片还没写完的论文,和随时增加的DDL。
  这是另一种生活常态吧,当你适应了一点睡七点起的生活之后。  
  或许每个地方本身就有不同的生活吧。
  我想我只是在放逐时光,不想思考。
  看似安排了三天,实际上只有一天半的行程。
  离途的高铁是如此之快,突如其来。
  我知道我离海很近,但是就是看不到海的蔚蓝。
  就是一路追寻但是还是无果的感觉吧。
  尽管对海并没有很大的兴趣。
  为什么有一些崭新的欧式建筑,看得让人这么心痛呢?
  一排排在建的商品房,为什么我会读出一种萧条的气息?
  每一条路都直直的延伸到海边,这里最大的优势与志愿,在矿山开发殆尽之后,大概就是临海所带来的交通优势。
  至少是三线平行铁路的运力。
  那一个被海包围的机场,是东北平原上最深刻的柔情。
July 9, 2019
文中未标明的图片均为作者自摄 ,如需转载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或使用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