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按:此文是国家励志奖学金征文。很难说在期中周之中写完这一篇文章是什么感受,尤其是知道自己与母亲马上又要在这个陌生的城市第二次相见,或许是带着无力、痛苦和愧疚的吧。
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现在活成了什么样子。
我离开你 在地图上飞行
每一厘米 隔你几千公里
爱太熟悉 让人差点忘记
我追世界 你追逐我背影
——题记
最近的一部影片《少年的你》正在热映,有人说,这部影片讲了校园霸凌问题,有人说这部影片讲了教育制度问题,而击中我心的,是影片中两位主人公的家境和遭遇。影片中。女主人公被塑造成一个好学生模样,其最大的梦想就是走出家乡来到北京。在这座园子里的我,也因而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感悟。
我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父母在我尚未记事时离异,母亲一直带着我在外婆家寄住。我所住的地方,是一家成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工厂的家属楼。从外公外婆直到母亲,两代人的青春都奉献在这家工厂,房子也是约莫与这家工厂同龄的一间六十平方左右的一室两厅,从窗户就能望到小学。一间房,四个人,小小屋子渐渐被书籍填满,而有关学习和成长的种子也在这里萌发,希望去走向更远的世界。
让我还历历在目的,是当时每天晚上去学书法的经过。在有些昏黄的电灯下,独自一人写下一笔一画。没有条件了在练习时就用宣纸,从练习纸到毛边纸,克服条件的简陋同样能够写出一笔好字。当时还在上二年级的我有时也会不耐烦,有时也会去抱怨手酸腿疼(当时的我是站着写字的),但当我现在能够去欣赏王铎、赵孟頫的字,去感受其中的意境和笔力时,会发现正是那一笔一画给了我沉静的力量,让我在一个或许本应是疯狂的年纪,能够静静地读一些书,了解一些所知之外的世界。
在这里也要感谢我的母亲,三班倒的工作制对每个人的身体都是极大的考验,但在我面前您从未让我感受到疲倦,在每个没有工作的夜晚,在床上与我共读一本书的时光,成为童年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
上小学的时光,就如易烊千玺翻唱的一首歌中唱的一样,“南部小城,没有光彩照人。”母亲只有初中学历,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不允许“大干快上”地报补习班,因而从小升初到初升高,从“望眼欲穿”的小学到这座城市最好的初中,再到省城的高中,我与母亲共同学会了一个词,“独立”。
我难以忘记,之前一直在我印象中坚强的母亲,在我考上省城的高中之后,回程的火车上,对我叙述父亲去世的消息。在一个似乎就没有在我生命中出现过的人,与父母之间,乃至于更上层的纠葛,像是一张被隐藏了很久的纸条,刚刚被展开它被揉皱的外表,就被感性的烈火吞噬,在生活之中没有留下痕迹。或许这就是罗曼·罗兰所言:“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从小学到中学,很多关心我的老师总是与我说要多陪陪母亲,她承受了难以想象的负担。而学习和梦想不断将我向外推,我妈常对我说,把学习搞好就是为她分忧,但我也深知,在那一个个冰冷的数字之外,是会有多少更多的期待。母亲没有上过高中,但是她却总是能够以一种最为朴素和直截的方式,去尝试着与我沟通她的经验和看法,去告诉我她所认为的更优解。从而我也能够更加心无旁骛地学习,也更加注重在学校提供的平台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从小学到初中的班长,从初中的团委会到高中的社团,都留下了我的印记。
从高中到大学,与母亲不在一座城市成为常态,而这也是一个人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的一段时期。
在这之中,我学会了放弃,在高一一年我尝试了信息竞赛,经历着每天十六个小时的训练和不断地失败打击。我尝试着寻找原因,更加努力,但效果似乎总是事倍功半;我与母亲交流,又尝试着与班主任和竞赛教练沟通,就这样,在高二我转到了文科班,在人文的世界中自觉如鱼得水。我突然发现,在努力之外原来还可以改变方向,而寻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就要不断前行,不负期待。或许,这也是我来到新雅书院,去在通识教育之中汲取养分,更加坚定了学习PPE的志向的映照。也同时是我在文科学习之中不断坚定理想信念,从而目前已经是一名发展对象,即将成为预备党员的写照。
除了放弃,在这段时光带给人的成长还有自信和笃定。当全省甚至全国的精英们汇聚一堂,调整心态、追求自我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而对我而言,或许还要加上家庭的背景。从高中的学习委员到大一意念的党课小组长,我发现在学习书法时就埋藏的沉静的底色,使我无时无刻生发着“多读一点书”的简单想法,同时也促使我不断前进。在这个古城之中,与同学有关书本知识的探讨与学习、社工和生活连成一体,使我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同时找准自己的位置和努力方向。胡适说:“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而我在一本本之书之后,也有了更多的思考,明白了自己仍然是如此无知而需要努力。这也或许是我能够在繁重的课程中保持快乐,并且最终也收获到了前20%成绩的原因吧。
这段时间带给人的还有独立自主的能力,当每一次自己踏上旅途,当自己铺床、收拾东西,在学习之外,生活上我也能够达到自理和自立。接受南北的差异,自主的安排每天的时间,是一种必须,也是让母亲放心。也这个是由此出发,在寒暑假的社会实践中,我作为支队长或副支队长帮助老师完成出访任务,并且收获了许多。
柴静曾在书中写,“生活自有万钧之力”,当上一辈的纷纷扰扰成为人生的背景,我们能做的或许只有把握如今的岁月,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这之中或许注定孤独,或许注定平凡,但也正是在生活给人的成长和回馈母亲及他人的关爱中,收获着人生的意义和满足。
November 2, 2019
文中未标明的图片均为作者自摄 ,如需转载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或使用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