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minescent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0%

且迷这风浪永远二十赶朝暮

BLOG一周年献词(不存在的)
  标题是一句歌词,不出名,但也不会踩雷,就像如今,或许还有那么一些“关系网”(此处莫名想到“社会网分析”),但主旋律是越来越个体化和原子化。我们曾经是如此期望走向远方,但或许才刚刚开始,就发现了原点的破落。
  这或许更加想是一种决绝,令人放弃了所有对原有生活的期望,而新生活在兵荒马乱之中,倒也过得安好。越来越惊讶于原先的自我竟是如此“自信”,同时又一步步的走向谨小慎微。曾经有那么多次,在blog上记录下一些无解的问题,去表达一种“故作清高”,但同时又渴望被接受的文字。回过头来看,或许其中的一些,被自己硬生生的寻找到了某种意义,或者是“心理满足”,但与此同时,又是一段时间最好的见证,哪怕那段时间的自己是如此的沉沦。
  这时候才会发现有一个树洞是有多么重要,尽管这些文字未必个人,但指向的总是一种特殊的,且带有私人性质的语句。当我对意识形态与话语的热度降温,对轨道交通和铁路的兴趣消散,在庞杂和繁芜的信息流中,去尝试着缩小自己的视界,并不一定是件坏事。我们不能永远活在“准备”之中。
  越来越感受到,尽管这个世界如此恶意,你也要保持自己的清白。有许多事,明白,但不必尝试说服或改变。但记录总还是要记录,那些稍纵即逝的感动与欣喜,值得拥有他们有形的形态。哪怕语汇陈旧卑微,但令人在乎的,是背后蕴藏的情感。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在家的日子,经常在你我脑海中浮现的反而是一些细节,不论是英伦的小路或是希腊的蛋糕,不论是清华的图书馆或是雅礼的洗漱间。你会发现有些时候不需要提醒与刻意,回忆本身也带有一种力量。
  就让且行且歌,面对这迷人的不确定。不敢保证成功,但希望回望那朵朵浪花。

February 12, 2020
文中未标明的图片均为作者自摄 ,如需转载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或使用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