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minescent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0%

江山娇和红旗漫——兼望本学期

好好读书,好好写作
  这个学期开学到现在也有三天,也让人初步的感受到了在家中上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当然,这种状况是所有人都没有经历过而且不愿意看到的。在这个过程之中,本就有许多的情感和感想,再加上现今充满不确定并且潮水般汹涌的信息,都深深的让人有一种无力感(这个词大概已经出现了很多次了)。但是,一个学期就应该有一个学期的状态和样子,有一个学期的目标和追求。“春天不是读书天,家中不是读书地”,但总是需要,也只能因陋就简,在两个世界中困难的寻找耦合。
  毕竟,没有人希望向别人坦露自己的伤口,不是么?
  也因此,或需要调整对于blog的看法。不能将词作为一种空虚的意义来源,而更多的是回到本真的意义上来。我也明白在上个学期经历了最深的颓废,但总是需要从那种不正常的状态中爬起,并且悄悄的,不让别人知道。冷暖自知,用一种行动的力量去对抗向内收的惯性。
  这个学期有一门课很符合这个博客的定位和胃口:每周读书,写不少于一千字的读书笔记,在周五之前上交。这个学期注定是要杜衡多数的,其中有一些书可能也不是那么好读,或者说,适合我的胃口。但是成长或许也就是这样,其经历一些自己不愿意接受的有意义的事情,最后回想起来才会是苦尽甘来吧
  因此,博客可能不能做到日更,但是会周更不同科目的读书笔记和整理的上课笔记(包括之前学期和之前读过的书的),慢慢地、一步一步的阅读,“在精不在多”,或许才是一种循序渐进地,能够让人学会读书的方式。
  我当然知道,为这些,我放弃了一些,但是在另一个世界,我还要找回来,例如学法语,去报名英语考试等等。就算从眼前来看,也还有太多的事情等待去完成。上课、阅读、写作是基础了,几份社工或许是调剂,也可能会第一次带队出去社会实践,要准备明年的学年论文,或许还可以开一个SRT,在林枫计划里更好地理解这个社会的“主流价值”。有些或许也虚无缥缈,尤其是我现在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自己“问题意识”的缺乏,及至扩展到对书籍平庸而迅速的理解。这些改变或许漫长而痛苦,但总是要一步一步经历的。
  当然,也不可能“两耳不闻窗外事”,博客也还是会不定期的去追踪一些社会热点,以转载全文,或是撰写评论的方式,去建构一个“练笔的地方”。一些句子和诗词也还是会被选进来,只不过不应该是简单的复制粘贴了,而是顺其自然的“宁缺毋滥”。或许对有些句子就是没有感觉,有些地方又比别人有更多的兴趣,一切都是太正常了呀,没必要谁说服谁,只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记录,多好。这里也或许可以成为一个树洞,包括对自己或是对在读的你,我明白这里或许有比较多的负能量,但明白生活的苦痛,也能让我们更加奋勇的前行。更何况这些并不一定是负能量,只是迷惘与迷失呢?
  对时事的评论也可长可短,就比如说最近的“江山娇与红旗漫”,被争议的焦点原先或许可以被概括成“国家面前无偶像”(姑且不去争论这个命题的正确性),但是慢慢的这个争论被裹上了女性主义(或许也可以说是“女权主义”,只是我并不是太喜欢这个词)和社会刻板印象的色彩,包括最近爆出的对援助武汉的医疗队员强制剃光头的事件。女性主义的圣母光辉似乎又一次的照耀在了中国大地上,只是就和我一直以来所信奉的,关注事实,包容差异,这个世界还有太多的面相没有对我们展露,而“存在即合理”(并不是说存在不可以被批判)。我们只有沉淀更加丰富的理论资源,了解更多这个社会和事件的来龙去脉,才有可能去描述(请注意甚至不是评价)一个事件。请让理性走在感性之前。
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莎士比亚

February 19, 2020
文中未标明的图片均为作者自摄 ,如需转载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或使用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