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未来怎样,2020年3月9日星期一 美东时间9点50分都是值得铭记的时刻。自1987年美国有熔断机制以来,历史上第二次发生了熔断。
这个世界正在以超速的形式向我们展现什么叫做真正的“魔幻现实主义”,以至于对于很多事,或许只看事实就好,都不需要再加任何评论。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也是许多“大词”被紧紧束缚到一起,从而向我们打开一个宏大的世界的时刻。学期的火车正在隆隆加速,坐好,记好安全带,并且带上脑子。
这个学期的PPE研讨课给了人很大的压力,加上其他课程时不时的作业,令人都没有办法去想几点的问题,我只能说去拼尽全力做吧,尤其是在一个并不是属于学习的环境之中。其实换过来想,如果真的一切都属于自我又会怎样呢?很难说。所谓一切都是最好的选择。
个人的历史就是这样被形成,而我们又无时不处于时代的洪流之中。今天一条被“莫名其妙”转发的消息是新冠肺炎“递哨子的人”,当然又是一轮大范围的404。这与习近平今天去武汉考察的消息相得益彰。而看到后面一条新闻的时候,我第一个想法居然是:“求问从武汉返京人员是不是要隔离14天”,emmm有些意思。
当然这两天的新闻还有很多,比如美股的大跌,全球市场的“黑色星期一”,疫情在全球的蔓延,等等。网络上从来不缺少信息与喧嚣,缺少的只是真相、冷静和洞察。当我们在慨叹“2020过于魔幻”的时候,又何尝不是默默地与历史进行了对比呢?历史学的首要意义,或许就是给漂浮不定的人们以生活中的航标。
但是我讨厌将事实赋予意义的做法,仅仅是明白,大概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或许这又是一种后现代的观点,因为现实本身可能就是有多个面向的,我们所了解的,相应的从现实变成了观点。换言之,我们永远只能看到历史书的一页,翻过去,就过了,并且无法回头。而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闪着星光的理论,更为迷人,也更让人有理解的冲动(哪怕自己的天资可能就注定理解不了旭东)。
但也就是在现实与历史的这种迷惘之间,我们不断的找寻着自我,在见证历史之中我们找寻到了自我。
从来没有感觉像这两天这么累过,赶完一个DDL,相应的又布置了更多的阅读,哪怕那些书都是那么的有吸引力与价值。我们想停下来对某些东西做一做梳理,却发现仅仅三周就堆积如山,更不用说之前的照片了。或许也正是在对历史的不断遗忘中,我们形塑了现在的自我。
且笑且歌且吟且唱,这个学期的主题或许就是“历史”与“安全”,但是我又不愿意在这现在过早的定义这个学期,一切都还未知,希望还能抓到清华园春天的尾巴。而对于网络世界所叙述的现实,首先本地化,再慢慢吸收,我能保证的,只是这个小破站的安全,以及自己不断形成的“个体性”。
我就是我,与这个世界无关。
敬文学,敬热爱,敬自由。
AO3获雨果奖颁奖词
March 10,2020
文中未标明的图片均为作者自摄 ,如需转载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或使用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