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minescent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0%

暑假的尾声

果然还是太久没写东西了,连一个标题都不会起了。

  这两天是十分关键的,但是似乎又被我就这样白白浪费了。不管怎么说,昨天是肯定被浪费了的,今天看这样的形势,尽管自己在早上还是去了一些地方的,但是也不能说是非常productive。接下来的几天可以说是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害,明天就是27号了,无论怎么样这两天还是要将社会调研的结果形成一个问题意识,然后拿出一个还看得过去的PPT,至于调研报告写成怎样,大概是下个月月初来考虑的问题。不过这样拖也总不是一个办法。令人想起一年前的自己,一个不那么忙乱的暑假末尾,面对政治哲学第一节课人物介绍的PPT还是踩了一次DDL,从而开启了这一年“颇为不顺”的生活。而如今,面对着可能会超过40学分的课程,再加上已经接下来的三份社工,还有林枫计划的社区调研,明年江西招生组在这个学期中随时可能插入的宣讲,哦,这不是迷惘于不确定的时候了,而是我们所有的确定性太多,想要把每件事做好,但是会不会满盘皆输?我不知道,但是仅仅是为了毕业这个目标,我也要在这学期赌上一些东西。在园子里的同学大概都知道这个园子嘴上讲着多元,实际上“优秀”早已被确定。但是评价永远是存在的,正如对比永远是存在的,只是这种标准或明或暗。我们能做的,只能是自己的努力和时间分配,正如自己买的100%可可的巧克力一样,没有回甘,有的只是无尽的苦涩,但是也或许只有自己知道,如果需要瘦下来,但是又管不住嘴只有这样的办法。“甜”作为一种味觉,也只是大脑感觉到的一种虚幻,“苦”都不想面对,但是只有经历,才能够感受到其价值。

  你或许可以认为,“苦”是一切的底色,我们将生活称为“丰富多彩”,也可以理解为是在“苦”的基础上增添了许多调料来掩盖着让人很难接受的现实。但是我们最终都要接受的,或许“苦尽不一定甘来”,但是至少让我们了解了生活本身的模样。或许我们还要问一句,何谓“多元”,多元与统一之间,究竟存不存在固有的张力?然而我们或许更应该去反思的是,当我们提出了很多个问题之后,我们应该用一种怎样的方式去推进这个问题。固然提出问题是重要的,但是其重要性在于给我们指出了思考的方向,但正如我们意识到了生活的苦涩一样,认识到永远还稍显虚幻,真正的行动去改变,才叫做生活。昨天是教师节,发短信似乎已经成为了这个节日祝福的常态,但是在这简简单单的复制粘贴之中,我们所连接的,其实是两段不同的时光与生活呀。昨天还做了第二场新生训练营,是有关社团介绍的部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一开场自己的语速开始莫名的加速,直到我下意识的说出“这位教授后来回访了雅礼”,我都不知道为什么,甚至在说出来的那一秒,我或许已经感受到了自己的嘴已经跑在了自己的脑前面。讲实话,这几天一直在“交流”(或许这都谈不上真正的甲流,因为双方的地位实际上是不对等的),但是我不断的在回想当我刚进大学的时候。六字班是怎样对我们的,而如今的自己,在两年之后,又变成了一个怎样的大三学生。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自我与社会的一种互动的调适。在下学期的摇晃与不确定中,我们应该如何安放自己的位置,安放自己的生活——这是他们经常向我提起的问题,但是面对这个问题或许我自己也仍然处于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下学期会是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已经毫不怀疑,但是自己究竟有没有做好迎接这些挑战的准备呢?或者这个问题还要打上一个问号。或许有的时候需要去享受这种对自己的生活失去控制的过程,但同时找寻找这种摇晃生活中的确定性同样重要,而我们自身,或许就会像一个陀螺仪一样,不断地去测量,去感受,在不断的旋转之中去划过这段时光。

  这是暑假的尾声,从东坑到南昌再到北京,更多的是被自己的碌碌与事务性的工作所占据。这些工作当然重要而且紧迫,但终究不应该是我们的“主业”。而这个暑假从衡阳到西南再到东南,都将凝固成岁月,只是要形成文明,还需要太多的沉淀。

  希望这些文字是结晶的开始。

新学期加油。

September 11,2020

文中未标明的图片与文字均为作者创作,如需转载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或使用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