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理定义来说,我们生活在空间里;从情感方面来说,我们生活在回忆里。
回到家已经将近十天,该见的朋友差不多都见了,该做的事情,打卡的点也基本上打了,于是回家也就变成了一种日常——只是换了一个地方继续看书学习罢。前两天在准备组会,组会之后在准备下次组会,以及整理之前的文字和照片,还有把之前欠着的书和讲座看完。然后就是每天日常的抄书和学语言。当然,令我感到满足的还是把这一系列的游记给补完了——接下来吗马上就是要投入到面对新的高二升高三的同学上来,尽管我自己对这项工作已并不再抱有什么“热情”,只能说,是把招生工作的最后一块“拼图”补上。我深知,上面的几篇文字肯定多有累赘,也没有什么逻辑和重点,但这就是这个blog存在的意义——没有什么人看,也不需要什么人看。这种“无读者”的写作,只是为了一种与自我 在时空上的疏离。今日是马院的夏令营,有一些学弟学妹来问我夏令营的情况,而这对我而言是一种提醒,嗷,原来已经一年。助人不是一种义务,但受助绝对需要感激。而这对招生而言,同样如此。
又是由招生而起,毕竟,招生这件事情于我而言,归根结底还是重新定义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而这种连接有的时候颇为奇幻,比如说,在武汉参加港大自招时候的一次偶遇——只是所约定的一年之后再见再没有了下文,又或者是,在从秦皇岛到武汉的火车上旁观的一场火车上的偶遇。一位听起来很有人生经历的女士在向一位大学女生“传授人生经验”。而对于这座园子里的人来说,那些所谓的“经验”或许太过市侩,或许注定分属两个世界,但除开实际的内容,或许可以关心的是,这种火车上的偶遇与聊天,究竟有多少可能性呢?——这或许是对于这个社会基本认识和想象的问题。我们必须承认,疫情改变了许多,比如疫情让自己最后一段的行程经历了颇多波折——但是自己的心境似乎也早已改变。坐在回去的火车上——这可能是我乘坐过的最长的火车,大概时间会达到17个小时——这还是在不晚点的情况下。而且这一段旅程,只有我一个人。但是在某些特别奇怪,甚至或许可以被称为“罪恶”的情感之下,我甚至在某些时刻比较享受这种感觉。因为它给了以一个“真正”“属于”我自己,而又不是我自己能够“控制”的空间。而在这个一定的空间之中,时间流逝本身就伴随着空间的变化——正是通过这样,它将不同的空间相联系。我知道我会面临什么,但是这又是我一段尚未开启的旅程 ——一方面, 终点是已知的,不论时空;但另一方面,我完全控制不了这个进程,或许睡一觉会使时空在我身上发生某种“跃迁”,但是这同样是真实的流逝。夜渐深,但我又知道时间才刚刚开始。我望着这辽东走廊的连绵的城市与房屋,那我不熟悉也终究不会熟悉的地名与空间,那种匆匆感似乎是如此真切。我不知道我会面临什么。黑夜给了人一种天然的伪装,仿佛黑暗会自动隐形——但是我们所经历的,又何曾不是一种更深的黑暗呢?
语言会在时间的流逝中遗忘,那些曾经真切的想法,也会在时间流逝之后变得陌生。但是那种感受本身是宝贵的。相比起从冰冷的数据和单薄的图片去回忆,那种“山重水复”的感觉,是一种《开端》,也同样是一种新知。疫情已经过去三年,而我们似乎生活在一个更加撕裂与极化的社会之中。这纷纷扰扰,看过了,或许也就这样。那种之前让人感到新鲜的“历史感”,或许在沉淀之后才更吸引人——而也只有这种距离感,才使得这些事情的准确言说与判断变得可能。而这也是我之后要去做的事情。
回到家,也算是有几天了,但是我还不知道自己之后的安排。仿佛是一种碌碌,但是这些时间又被导师填满,在这燥热而无风的南方,枯坐一个又一个下午。
这个时候我恍惚想到赵晓力老师曾经说过的,“清北的学生最不缺的,就是坚持”,但是这坚持究竟有多少意义,是否是符合自身本心的,徒留下一个大大的问号。我无法争辩,也学会了伪装。但是,最后的成果是骗不了人的,自己的感受也是真切的,我仿佛在不断的扭曲自己以达到某种期待,但或许我还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样。周深有一首很好听的歌叫《水形物语》水真的与优秀的人在比喻的层面产生了丰富的的联结,最典型的便是那句“上善若水”。但是,在暗无天日的环境里,再清冽的水也会腐败,长出绿藻。你当然可以说,那也是植物,是生命,是比无机物更“高级”而生产性的存在。但是,那终究不是水,只是在人为塑造的评价标准中分出了高下。
我是如此的热爱这个世界,但是又是从未如此真切的感受到与这个世界的疏离。我知道,我有很多事情要干,甚至还有非常紧迫的ddl,但是自己却用另一些,也不能说没有意义,但终究不是那么紧迫的事情填满了我的时间。历史学是最重时间的,但是时间的流逝也是如水的,可能一个电话,一个弹窗就会让你去做一些无意义的事情——或者说,至少在当下看不出其意义的事情。但是这不意味着当下不做,而是去达到某种平衡。导师最近经常说,需要“疯狂地学习和成长”,或许假期并不适合用“疯狂”这个词,但读书和成长的实感又是确实的。我们需要一边回顾,一边成长。在这熟悉的场域之中,去逐渐理清自己的思绪,去让自己更加坚定。
最近录入了大一的几篇随笔,以上权当这个系列的开场白。
July 18,2022
文中未标明的图片与文字均为作者创作,禁止转载。由于评论区技术问题,请通过邮件或Tape提问箱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