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锁心扉,坚如磐石”(Schließ Dein Herz inEisen ein)
昨天晚上在看《莫扎特!》的间隙发了一条pyq:
近日的生活总是让我想到大一时的一次作业:“这篇小说的结局就是一个自我中心主义者的悲剧:她玩弄别人,结果是玩弄了自己。”
已经有三个多星期没发朋友圈了,也不知道要发些什么,只是觉得还是要说一些东西,作为表达的练习。上周的自己可以说是很颓废的,本来要完成的DDL自己很多都错过去了,也因此而受到了批评。但是在自己的这一方面却不能说上星期是“一事无成”的,首先当然是将自己的老电脑配置好了,也可以将之前看过的文档逐渐重新整理到一遍。整理的工作本身是向过去的告别,也是开启未来的希望。不过在畅想未来之前,要将现实过好。
最近一周都是在用脚丈量这个校园,自己对这座院子里的空间有了更深的感知。相应的,感觉自己对时间的流逝也有了新的认识,最大的,莫过于深切的感到时间的流逝是不均匀的,而只有努力活在现实里的时间,才对自己来说是真实的,其他的,无非只是一场幻梦——不论是沉溺于虚拟,还是贪恋在床上。也正是因此,自己更加觉察到了生活的重要性及其不易。这或许换个描述叫“自控力”,但这又何曾不是与自己的生活状态与对这个世界的态度与想象密切相关。转向内在,不应该意味着“世界太好而我不配”。
当然在真实与虚妄之间有一些“中间地带”,例如昨晚的音乐剧。我不懂德语,全程都是要靠着旁边的字幕理解,不过这也或许再次向我提示了语言的重要性——毕竟这本身就是一道“硬门槛”,更何况语言之间总有一些具有不可通约性的部分。然后再回到音乐剧的内容,我对音乐也完全是个小白,不能做出任何专业的评价,只能说说我自己看完之后的感受,“独立自我自由”。再考虑到舞台上那闪闪发光的人其实有很多自己在日常生活之中也有交往,就更能体会到一项本领给人打开的另一个世界。是的,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有太多不完美的地方让人痛苦,让人想要逃离。我们也的确会在很多时刻与瞬间出逃,去寻求那短暂的欢愉。但,这些欢愉终究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沉潜在现实的生活中,而不是堕入一个虚幻的梦。莫扎特是敢于追梦的,这路上一定是有崎岖,但他最大的底气,也使其能够超越那个时代的特质是其无与伦比的才华。用一句通俗的说法是,即便自己作,但终究作不到哪去。而对于这个世界大多数人来说,我们都不具备这样的资本,即便是在这座园子里。而且,即便是天才,痛苦、煎熬与涅槃的感受又何曾缺少?空泛的谈论理念和价值永远是容易的,当时要将其落实到现实之中永远是困难的。或许可以将生活理解为一个带有复杂约束条件的规划,尽可以在一个小小的范围内辗转腾挪,也可以尽己所能去突破一些约束线的空间,但终究大部分人的人生与想象都只能支撑我们在一个狭小的、局限的可能性中遨游。认识到这种可能性,并且面对与接受它,本身是探索这个世界前我们所需要学习的一项必修课。
那就让我们更勇敢的生活。
March 25
文中未标明的图片与文字均为作者创作,禁止转载。由于评论区技术问题,请通过邮件或Tape提问箱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