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minescent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0%

难忘是门外窗前的蝉鸣


走廊的光线 剪影的校园 即将是从前

很少有年份让人如此早而真切的体会到夏天的。最近B站给我推荐了很多歌曲(实际上是自己总是在刷B站),其中就包括这首《剩下的盛夏》。本来想直接用里面的歌词,但是既然没有第一时间想起,那就用它存留在我脑中的印象好了。说起来,今年八月也就是TFBOYS出道的“十年之约”,只不过,谁会想到十年过得这么快,给人带来的变化又这么大呢?

旅游回来的一周,自己似乎又陷入了一种“做了很多事,但仔细想想似乎又什么事情都没有做”的状态。更糟糕的是自己已经将近半个月没有运动,而且一直做的海员自己感觉也没有什么推进。当然,自己没看书没思考,当然不会有什么推进。然后发现下周还有两门课要做Pre,还有立言计划的审课会。尽管作为研究生,这些东西都可以“水”过去,但是如果只是要拿到学分与证书,那我还要花这么大努力到这里,做这么多事情干什么呢?于是,我重新拾回To Do以及习惯的打卡,只有写下来才会让人如此真切的感受到每天原来自己是要做那么多事情。同时,我决定要把每天做的事情尽量的记录下来,以免自己的效率过低。

今天也出了下学期的开课列表,但是可能是第一次,我可以不带着任何的选课压力去看这个列表,或者说,自己对于上课与学习的关系似乎在悄然之间发生新的认知——更为重要的,或许是提升自己的自控能力,自己去看书、写作、思考。这不是一个需要任何人监督的过程,而且如果要成为一名好的学者,也不应该,或者说没有有任何人去监督这个过程。自己的研究生一年级也即将要过去,最近我看着九字班的毕业倒计时,心里想的是我这一年究竟干了些什么。如果要按照直博的标准来说,这两年我的确是可以没有压力的读书和写作,但问题是没有压力不代表着没有事情,不代表着可以将时间浪费——再退一步说,即便是玩,那就要玩得快乐,而不是现在每天累死累活,但却既不快乐,也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自己还后悔。诚然我还是可以去写、去说,但却越来越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与无知。与此同时,他人对自己的期望也在升高。马院是一个护身符,但如果真正要谈起学术,不得不承认这就是要矮人一截的,你更需要去拿出好的作品以获得学术界的认可——当然也可以选择玩另一个圈子,但那个圈子与选调、与社会上的污垢有什么区别?再退一步,要在那个圈子获得认可,不还是要有自己的想法与能力么?当然只是可能还有一些别的路径罢。

厌倦了社交但不能厌倦生活。

May 16

文中未标明的图片与文字均为作者创作,禁止转载。由于评论区技术问题,请通过邮件或Tape提问箱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