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minescent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0%

向着过去的前行


正如每一个迈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热烈地生长,向着“虚无”的尽头。

今天按着日程安排打开Blog,才发现自己又有将近一个月没有更新了。只是这次,我的心情是如此欢欣,因为这半个多月来,能感受到自己的生活在一点点地变得充实起来,手头上的事在一件件完成,自己也在重新地、一点点地,夺回对生命的控制。

要怎么说我过去的将近一个月呢?突然感到有些丰盈。其实想要说的,更多集中在出门的时候。想想也是很奇怪,一出门就总感觉一种漂泊与不确定,但安顿下来又总希望向着远方。上周刚过完《崩坏:星穹铁道》2.2版本的剧情,竟突然感觉对这种感觉有了某些文字上描绘的依凭。事实上,这篇的引言也正是出自这个剧情。玩这个游戏不能说完全是意外,只是熟悉的叙事风格让我丝滑入坑。算下来,前前后后也应该氪了有小一千——放在之前,我也是不相信我自己是会做出这样的事情的人。只是如今我发现了生活的更多可能。当然这是建立在完全不牢靠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前几天当我在旅游的时候,我正想着“勇敢”,看到手机里弹出一条这样的帖子,“你所谓的勇敢只不过是在挥霍青春和金钱”。心头猛然一惊。再过个十多分钟我要抢周深演唱会的门票,算了算,这波从交完毕业论文算起的出游,至少要花费五六千。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对我来说。但信息时代有让人很容易忽视这数字的庞大。我曾在交毕业论文的那一刹,感到自己“焕然一新”,但理智告诉我,这“新人”不应是如此模样。是的,我对自己更有自信了,也梳理了现在手头上的文章,但我不能就此飘飘然。不论如何,现在,以及未来的三四年,我仍是一名学生。当然这并不是说仍然应该是一种“学生心态”,事实上不论是我的生活,还是导师给我安排的任务,都有了更多社会性的色彩。我总是说自己是个“i人”,但另一方面遇到我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我又常懊恼于自己发言的冒失。有朋友跟我说,他感觉我的表达变了很多。其实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将其当作一种赞美。怎样更诚实的面对自己的内心,并且将这种勇气变作行动的动力,是我所需要学习的。而这另一面是,我愈发感到自己心底的“恶”——当然啦,这或许是人们内心中一些共同的层面,比如贪欲、饕餮、优越感——于是我更加意识到,需要“控制自己灵魂对自由的渴望”.这句话本身是上海疫情时被人拿来嘲笑的,我当然知道,但我如今却愈发觉得在个体层面,这句话有其合理性。例如减肥,这当然是要“管住口迈开腿”,但这哪一项谈何容易呢?最简单的人类对饥饿的感知,到底是真实,还只不过是自己的贪欲?或许别急着评判,尝试忍一下,会发现尽管那一刹那似乎并未顺遂自己的本心,但过一会就会发现那一刻只不过是自己被贪欲所遮蔽。这听上去似乎非常宗教,当然或许用中国哲学的话来描述就一下子显得非常容易理解:“事上磨练”。

草草算了一下自己接下来直到七月份的安排,在将近一个小时没有做事情之后竟突然感到一种“安定”感——这来自于去年年底“走出去”的激动,终于被自己部分实现,而又保持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说是可控,其实已经是在崩溃的边缘。我并没有忘记明天还要给导师期刊论文的修改稿,只不过现在自己还没有开始。另外今天晚上还要对后天的一个讲座提问——还好自己今天早上将这周末演唱会的行程,从周四开始调到了周六。我发现自己一直在担忧假期中的工作,但其实我的导师足够nice,让我其实能够享受假期,只是自己自找不快。想到这,大概是更加深了自己一直以来“世界太好只是我不配”的想法。但这想法哪怕不能说错,至少他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我还是要去改变,要去行动,哪怕做的不尽如人意,甚至是错的,也是要面对——这同样是勇敢,并且应该是更加接近于勇敢本质的德性。

当然我仍然可以说,今天写完了两篇博文,我自己至少开始干事情了,至少又在图书馆坐了一天,在慢慢将生活“back to normal”。“近乎正常”,这似乎是一部剧的名字,但我很喜欢这个表达。什么叫“正常”呢?或许与现在的我来说,便是感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感到自己做了自己该做的”吧。

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样的生活本身存在着“不正常”的隐忧——什么是“该做的”呢?人总是有许多欲望的,而这些欲望会给人布置过多的任务。在发现自己注定无法在期望的时间内处理完这些任务的时候,我还是会下意识的选择逃避和摆烂。这之中,当然有一些是“不必做”的,这背后是要让自己明白事情的轻重缓急;当然,也有一些是自己的拖延与怠惰,这也是正常的,不过需要不断地对自己反思,为什么自己拖延了,下次遇到这样的情况要怎样处理。这些话一写出来似乎显得矫情,显得非常“成功学”。但对自己的内心来说,确实需要这种不断反思的意识,才能让人不断确信自己的存在,让每一天不至于碌碌。

有“正常”,那也就一定有“abnormal”。我特意没有用中文词,因为不论是“异常”还是“特殊”,似乎都只能描述这种状态的一面。我其实并不喜欢用非黑即白的眼光对一件事情作二分的判断。我只是突然意识到,人的感受似乎总是在一些特定的时间点和与平日有所距离的状态之中生成的。但是将这些感受真正实践,甚至于将这些感受加以理性化的表达,是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之中的。在这次五一旅行之中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疲累,在不断的调整之中我尝试平衡工作与玩乐,在取舍之中我在不断追问自己,也是在了解自己。是的,我终究是独特的,我不喜欢随大流,不喜欢莫名地拍拍拍,但是对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和近代历史我有天然的亲近。而要观察这些,或许并不需要真的去到当地最著名的景点——或者可以将它仍然留作一个念想。我现在或许能够尝试对旅行的意义做出一个回答,那就是追寻一种“在地”的状态。在南京的那次会议上,一位我在学界非常敬重的老师提出为什么会议一定要线下办的时候,用了“肉身相见”这样一个词,我觉得很妙。在清明的文章中,我写过旅行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在于重建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但我也知道,因为自己特殊的兴趣、紧凑的行程安排和内向的属性,往往旅途中是孤独的,那我就需要建立自己与当地的连接,并通过一些方式,比如Blog,比如微信私聊去验证这种连接的存在性。最终,这些地方于我而言,不再是单纯的一个个地名,而是有着独特的记忆与感觉——哪怕是这次因为大雨和赶一个稿子匆匆而过的义乌,对我而言也不再只是“小商品批发基地”,而是有着濡湿的空气和高质量的街道的。

写到这里,在继续写下去之前,或许需要反思一下自己近两个月去过,以及将要去的行程:


4月18日 承德
北京-承德 G935 0903-1029 ¥90
避暑山庄、承德博物馆、热河抗战纪念馆
承德-北京朝阳 G7856 1814-1905 ¥95

4月29日 义乌
北京大兴-义乌 CZ3726 2015-2240 ¥420
4月30日 杭州
义乌-杭州东 G7334 1315-1350 ¥50【当天暴雨,早上在赶稿,于是直接坐高铁到杭州接着赶稿了】
5月1日 杭州
杭州东-绍兴北 D3307 0821-0840 ¥16【
早上在绍兴图书馆接着赶稿】
仓桥直街、秋瑾故居、周恩来纪念馆、绍兴党史馆
绍兴北-杭州东 D388 1830-1850 ¥16
5月2日 杭州
杭州东-嘉兴南 G7530 0838-0908 ¥34.5
嘉兴南湖纪念馆、金九纪念馆、子城遗址、天主教堂
嘉兴-杭州东 C405 1425-1511 ¥24
张杰演唱会 ¥480
5月3日 北京
杭州东-宁波 D377 0908-1008 ¥57
宁波博物院、老外滩
宁波栎社-天津滨海 9C8519 1740-2000 ¥320
天津-北京南 C2084 2054-2127 ¥54.5
5月4日 北京
北京 凤凰传奇演唱会 1900-2300 ¥580
5月5日 太原
北京丰台-太原南 G603 1023-1302 ¥197.5
薛之谦演唱会 ¥717
5月6日 北京
太原-应县 D1126 0722-0906 ¥67
应县木塔、净土寺、云冈石窟【*到了大同古城转转,没去景点】
大同南-清河 D1120 1751-2013 ¥125

5月18日 绍兴
北京大兴-芜湖芜宣 KN5869 1040-1255 ¥640(往返)
芜湖-绍兴北 G7439 1451-1654 ¥160.5
张信哲演唱会 ¥380
5月19日 苏州
绍兴北-杭州东 G7532 0916-0935 ¥19.5
杭州东-苏州 G7572 0957-1140 ¥111
苏州博物馆、苏州革命纪念馆、苏州博物馆(西馆)
周华健演唱会 ¥977
5月20日 北京
拙政园等
苏州-芜湖 G7076 1715-1914 ¥139
芜湖芜宣-北京大兴 KN5870 2130-2330

5月22日 北京 五月天演唱会 ¥655
6月1日 天津 张惠妹演唱会 ¥380
6月15日 成都 周深演唱会 ¥929(北京大兴-成都双流 ¥580)

我笑称,这是“演唱会驱动的旅行”。也是,演唱会当然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甚至让人会觉得一个那么有名的人就如此站在你面前,唱着耳熟能详,但听感完全不同的歌,是如此具有梦幻,及至幻灭感。从第一场张杰的演唱会,到凤凰传奇、薛之谦,及至接下来要看的,我觉得这或许是一种新的生活,而我又知道,这种生活需要截止于此。今天我将大交通和住宿订完的时候,有一阵空落,又有一阵安心。我第一次感到自己面对一段时间的未来有如此强的确定感——上一次有这样“命定”的体验或许是高考?我不知道,只是最近或许是因为导师在参与招生,又让我讲述了一次我的经历。然而这种向后看只会让人沉湎,正如崩铁2.1的剧情所不断重复的,“不要回头”。

按照惯例对旅行我应该是要有一系列的博文的,不过我现在有一种强烈的担心这次会没有——或许等我这周末去看演唱会的路上看有没有心力写吧,五一的旅途又是赶稿子又是熬夜的,让人一上车就只顾得上呼呼大睡。这个月导师会是忙碌的,我可能也得跟着忙起来。

May 13

文中未标明的图片与文字均为作者创作,禁止转载。由于评论区技术问题,请通过邮件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