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minescent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0%

又一个开始


这是“禺谷汵海”公众号的首推

“禺谷”者,日落之地也;“汵海”者,包容之水也。“禺谷汵海”者,于日暮观海者。从中学开始就有随手写些东西的习惯,不曾想在大学这一习惯得以保留。如今的我,站在博士阶段的起点,认为是时候给自己一个新的发声方式。

全网不同名,并且已有一个百万余字、五百余篇的个人网页的自己,并不需要所谓“流量”。只是希望给一直关心和关注我的人一个更为便利的订阅窗口。并非之前没有考虑过开公众号,只是考虑到过去三年特殊的舆论环境以及自己的表达欲,就让自己固守于自己的自留地。而如今踏出的这一步,注定是要面对未知的荒原。在这个泛政治化的、极化的社会中,任何表达或许都是危险的,是有误解的可能的。因此那个个人网页不会停更,这个公众号的更新会是那个网站的真子集,我也不会搬运那个网站的任何文字到这里——既然是新阶段,一切就需要从零开始,不是么。

“作品写出来,作者就死了”。在决定写下公开的文字的文字时,就注定是选择了将自己放在灼热的日光灯下炙烤的可能性。因此我会运用大量的修辞与指代,如果你看不懂,那只能说明你并不是那些文字的目标受众。也同样因此,我的个人网站会继续维持极小范围的开放——如果你真的被我认为需要,或者可以看到一些更为隐微的文字,你自会知道它;而倘若你不知道,也并不影响你了解我的分毫。毕竟,不方便做人体解剖的时候,做猴体解剖也能得到一个大差不差的结果。

我并未想好这个公众号的具体内容,它也极有可能只是我脑袋一热的产物。但至少,作为我设想中的一块“自留地中的观赏田”,我希望邀请你监督我的生活,促使我诚实地反思不完美的自己,也包容所可能的对不特定对象臧否。百年前,梁漱溟问梁济,“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济回答“或许会吧。”如今,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自己同样有这样的迷茫,只是只能用行动去探索属于我自己的答案,而这些文字就是对探索的最好记录。

就只是去做罢。

August 26

文中未标明的图片与文字均为作者创作,禁止转载。由于评论区技术问题,请通过邮件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