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这样,“真实”这个词汇还是会经常被调用,去给我们提供一种稳定和踏实感。
这在每个时代,都是有其理论根基的吧,从《蒂迈欧》之中的宇宙图景,到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重新发现人的价值,建立一套“科学”世界观,我们队世界似乎更有把握,但同时对这个世界,也更加不尊重。
我们追求着更高更快更强,但似乎默默地忘记了,这些数字与描述的意义。
我们在一堆衡量标准之中迈向了现代,顺便也将自身活成了一个个数据。
它可以被分析,可以被评判,可以被解构,但是就是没有变成一个完整的个体。
我们把这称为,Rational。
这样看来,我们与流水线上的工人相比,又有哪些地方建构起了我们的优越呢?还是我们在一些茫然的建议之中,变本加厉的去剥削每个人的剩余价值?哦不,我们连剩余价值是什么都还不清楚,就已经变成了“资本家”的帮凶了吗?
这一切的角色扮演太过梦幻,以致我们自己都觉得有些出位。
我们是在拍摄一场大型的真人秀吗?
可能身处其中,也没人会说得清楚。
毕竟我们还可以打着某种“课程”的名义。
而就算是以课程之名,也不能改变我们以某种特定的身份来到此地的现实,而此地熙熙攘攘,也的确是因旅游而兴。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座城,似乎又与很多江南的城市如此相似(当然这在潜移默化之中已经为城市打上了某种标签),特别是与家乡,同样是一座小城,同样是一条河流流经,同样是有独立的工业区,似乎一切都是如此的相似,但是又总是由于空间的区隔给人心理上就带来不同的暗示。路名的古香古色和建筑的整齐划一之间似乎总是有着某种张力,总而言之,给人一种不真实感。
这也或许是一个旅游城市的“特色”吧,但是当真正的到达城区,去除那些宽阔的道路和名称之后,你会发现,中心广场的大喷泉成了市民们广场舞的背景音,足够大的广场成为了健步走的乐园,旁边还有大型超市能够让人买好明天的所需。我不知道是自己因为离开生活才为这些打上了某种正面色彩,还是生活本应就是如此平淡。在夜晚的霓虹和音乐之中,小城的冷暖也在这一个小小的社会中被消解了吧。
当然我知道,这是小城最热闹,同时也是衰败的象征。真正的年轻人是不屑于在这样的地方“浪费”自己的生命的,而这个世界,早已有了太多变化。
但是这不妨碍我们在一座城市的中心看星星,不是么?
不妨碍我们在城市中能够看到徽派建筑成为水墨画的主角,那温润的建筑,尽管统一得渗人,但在水汽的氤氲中,变得柔和。
那条小河终究会波浪汹涌的吧。
谁还没有经历孩提时光呢?
而我们需要的是面对这样的青涩和幼稚吧。
生活如是,知识同样如是。
[唐]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文中未标明的图片均为作者自摄 ,如需转载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或使用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