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minescent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0%

我在移动,我在那天涯

“对我来说,那种纯粹的完全的快乐是同死亡联系在一起的。我甚至希望有那种(笑)过量的快乐,我宁愿为它而死去。” ——米歇尔·福柯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 1926-1984),法国哲学家、社会思想家和“思想系统的历史学家”。他对文学评论及其理论、哲学(尤其在法语国家中)、批评理论、历史学、科学史(尤其医学史)、批评教育学和知识社会学有很大的影响。
  福柯主要从历史发展的维度,关注知识与权力的关系——权力怎样通过话语权表现出来,并配合各种规训的手段将权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细节中去,比如监狱制度、性问题等。福柯的思想对当代社会学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对福柯来说,“真理”是运用权力的结果,而人只不过是使用权力的工具。依靠一个真理系统建立的权力可以通过讨论、知识、历史等来被质疑,通过强调身体,贬低思考,或通过艺术创造也可以对这样的权力挑战。福柯的主要著作有《古典时代疯狂史》、《词与物》、《知识考古学》、《规训与惩罚》、《性史》等。

  “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真,自然是不容易的。譬如态度,就不容易真,讲演时候就不是我的真态度,因为我对朋友,孩子说话时候的态度是不这样的。但总可以说些较真的话,发些较真的声音。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鲁迅

  前几天沉迷于对“后浪”的讨论,然而再看看现实,这个月大概会是黑暗的一个月,我不太清楚在期末结束之前还会不会写Blog,甚至我自己现在有时候在想,逐渐“收窄”自己的阅读范围,尤其是对网络信息的获取上,是时候要在每天如洪流一般的“信息流”中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这个学期也可以说是自己的自信被崩解,可能现在还没有完成重建的时间,今天刚刚考完一门课的期中考试,还有那门课的Pre,一个学期的努力,却换得一节课就决定了一半,感觉GPA这个词在离我远去,可是在讨论的场域中这个词却久久不能远离。我们终究是社会中的人,需要得到认可,需要时常讨论,但当空间让我们彼此相隔,电波传递的思想原来是如此贫乏。是自己本就如此贫乏,还是别的原因呢?

  窗外传来广场舞的噪音,五月的上旬天气热的异常,偶尔夹杂着电闪雷鸣和狂风暴雨。这是这个黑暗月份之前的最后一道光,但是我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将光投射到后半月。打开电脑,面对屏幕,快乐阅读,但却对着Word兀自发愣,似乎有很多想法,但要么平庸,要么被前人所发。越来越在“危险”的地方寻求着“刺激”,但多了,就也觉得稀松平常了。Plan的任务越来越多,自己却不想动分毫,甚至抱着手机能够在某些游戏中暂时的逃避现实,但是那终究是“饮酒止渴”罢了。

  这个社会越来越光怪陆离,连带着看待我们自己的视角,也变得不再如以往一样平实。知道了语言是无力的,但是网络上轰轰烈烈的舆论洪流,却如此轻易地可以将人裹挟;知道了一些“有趣”的领域,但是可能是徘徊,或是犹豫?不敢将一个可能变成确定性。这个学期也算见证了很多决定,慢慢的使自己从最黑暗的日子复苏出来,却不知道在泥土之上真实的世界,是要面对风霜雨露的。风永远不能理解草的感受,反之亦然,我们彼此越走越远,找到彼此的方向,坦然接受可能是不能改变的未来,但是谁又真正甘心呢?

  “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不过是虚妄罢了。这个网络上有太多的有趣事物,这个世界还有那么多有趣的领域,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我们不断拒绝着可能性,同时形塑了自己的道路。或许只能说,这是一个“最不坏”的选择。

  当我们坦然接受“一切”的观点,这样真的好么?当我们不再能够勇敢的进行判断,总是能够意识到背后朦胧的庞大世界却不可名状,我们究竟成长了些什么?我们真的能够担当得起旁人的目光吗?面对这个世界的评判标准,我们又是否准备好,“过自己的人生”?

  终究是在不断的追寻和迷惘中耗散了自己青春的能量罢。


期待 | 北岛

没有长长的石阶通向
那最孤独的去处
没有不同时代的人
在同一条鞭子上行走
没有已被驯化的鹿
穿过梦的旷野
没有期待

只有一颗石化的种子

群山起伏的谎言
也不否认它的存在
而代表人类智慧
和凶猛的所有牙齿
都在耐心期待着
期待着花朵闪烁之后
那唯一的果实

它们等了几千年

欲望的广场铺开了
无字的历史
一个盲人摸索着走来
我的手在白纸上
移动,没留下什么
我在移动
我是那盲人


Expectation

no long flights of stairs
lead to the loneliest place
no people from different ages
walk on the same whip
no tame deer
roam the wilderness of dreams
there is no expectation

there is only a petrified seed

even the mountain range's lies
do not deny its existence
but the teeth which represent
human wisdom and violence
are waiting in patience
waiting for the single fruit
after the flower's glitter

they have waited several thousand years

the plaza of longing unfolds
unwritten history
a blind man gropes his way
my hand moves over
the blank paper, leaving nothing behind
I am moving
I am the blind man

Translated by Bonnie S. McDougall

编者按:
每个人所通向的未来,永远是最孤独的旅途。我们可能看不到脚下的石阶,以及不同时代的同行者。我们容易被艰难的处境“驯化”,听信“群山起伏的谎言”,迷失在他人所指认的方向中。
倘若没有期待,我们如何穿过“梦的旷野”?倘若没有期待,我们便失去等待的耐心,亲手埋葬黑夜后黎明,扼杀即将开花的果实。

期待,是未来的通行证。
一切都会过去,我们终将度过苦难。

有人惊讶于北岛仍然活着,似乎这个名字与我们,已经隔了一个时代。想想也没有问题,那热血而激动人心的八十年代呦,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黄金时期了罢。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许多“姓名”,是在那个时代成长,青涩而又彷徨的呀。我不敢说,那时的青春与我们相似,那时的迷惘能够照进我们现在的现实,我相信,“感同身受”只能代表“未曾经历”,而真实的人生,只能是自我经历,每个人都与他人“与众不同”。

也不知道写了些什么,只是觉得心情特别不好,而又不想在朋友圈博得那一个个“赞”,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有的时候反而会变成一种负担,但我们又真的承受不来“孤独的快乐”。


刚刚的一个瓜,教育部发布的一个什么…《义务教育六科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试行)》,朋友圈迎来了一波”短暂“的刷屏(大概是新雅的学生还是上过“大学之道”课的缘故吧….害不写了,感觉这样贴标签不太好),看了看,用知乎的一个评论,“我从未见过如此详细的知识点梳理”。想想觉得可怕,如果这些知识都不让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了,那我们的教育究竟是在干什么,要怎么拉开“区分度”。我们常说的“公平”,equality, not equilty.最近还有一件事是“强基计划”招生简章的陆续公布,可以说对竞赛生是“相当不友好”。总而言之,之前我那个时候上清华的道路,彻彻底底的隔断了(可能清北还是有那么些回旋的余地)。这些,都可以说是在“公平”的大旗下对贫寒学生的荼毒(对,你会发现中文里的“公平”对equality和equilty的意思兼而有之,这边在讨论的时候变成了一个难以解释的怪圈)。说到底,任何希望通过“减负”文件来“减负”的奴努力,就和用开会来减少开会一样荒唐。学生的特质那么多,用这一个个“列知识点”的方式来告诉我们“哪些可以教,哪些不能教”,本身就是一件荒谬的事情。换言之,基础教育中的“考纲”本身就是一件诡异的存在。它无形中限制了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范围。退一步说,之前那么多人都学过的东西,为什么这一代就变成了“不可承受之重”呢?我想对这的思考应该远远超越知识层面。说到底,考试的指挥棒不变,考试考什么永远只是一个测试的载体罢了,而不断的削减知识含量,不过是将所有人的竞争线不断地拉平,变成“不是考知识,而是靠仔细和细心的怪圈”。换言之,在一个地方不能“卷”,总会有人会开辟出第二条赛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老祖宗千年的教训,哪有那么快就过时。

这个社会就是在这样的帅选中形成了阶级,形成了社会的不平等

谁说不“平等”一定是坏事呢?

May 9,2020

文中未标明的图片均为作者自摄 ,如需转载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或使用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