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minescent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0%

躬身入局与胜天半子


凭栏一片风云气。

本想一回到学校就开始学习,但上午好好收拾了一下寝室,中午在食堂点了肠粉、糯米鸡和香锅好好放纵了一下,下午看了最新一期《明侦》,以及把昨天晚上在飞机上看的三集《人民的名义》用B站的解读方式大概了解了剧情,也算是了临时起意的一些欲望。是的,今天的我是有“生活”的,但问题是还没有学习。我想我今天晚上在寝室,把这两篇博文写完,差不多就要到要睡觉的点了。这当然没有达到我的期待,但我并不后悔。这部分因为昨天实在是过于“精彩”(这个详情请看上一篇博文),也是因为,我更加感受到自己对生活的掌控与决断。是呀,事情千头万绪,前路晦暗不明,但始终是要通过一件件事情去做,才能够让自己稍稍安心,才能够让自己时刻警醒自己没有走错路,让自己确信自己一直在向前努力。同时,要控制自己的欲望,要对自己“有些要求”,才能让自己一直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毕竟,自己已经有太久,不是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是没有去做。

讲了些自己的闲话,这篇文章的主旨,还应该是《人民的名义》。

我不关心政治,也并不对这“政治斗争”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人与让之间的连接。这部剧,则是展现了人们在互动之中的隐秘一面。当然这一切的开头还是要说到临时起意飞回北京,飞机上刚好有这部剧的10-12集,起飞降落阶段无所事事,便不如无声地欣赏这部电视剧。自己也没看过多少电视剧,上一次,也是第一次磕磕绊绊看完的,还是《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好嘛,搁这看电视剧是研究当代史呢——这当然是玩笑话。

我并不想分析这之中的权谋,但我只是有种特别直接的感觉,那就是很难对这一切标签化地处理。特别是,当我们将这些人物关系化作一张关系网,然后用师生、情爱与血缘等抽象两个主体间关系的时候,往往会忽视人作为主体在历史与现实之中主动作为的一面。相似的,我也并不想谈,或者说并不感冒谈理想信念和规章制度的部分,那样这部剧就太“正”了。我觉得最有意思的,还是人与人之间在互动之中相互影响和改变的过程,以及这背后的心理。而官场因为牵涉太多——权力、金钱、地位以及诸多不可说之事,让这之中很多行动变得“可分析”。这并不是某种阴谋,而是因其有意而具有了分析的可能与价值,所谓“举手投足都是故事”。当然你也可以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大多数人只是在网络之中不由自主的小节点罢。这也当然没错,正如我在节日出行的人潮汹涌中,大部分时候也是顺着人流一样。但这并不意味着相同的风景会带给人完全相同的感受,甚至于有的时候,景色本身并不重要,相反,人才是之中最重要的。记叙的时候,当然可以用口号或者一个轻飘飘的结论带过去,但当真正明白文字背后的事实的时候,才感到下笔是如此沉重而神圣的一件事——而这在相当程度上,不仅需要事实和逻辑,也需要勇气和担当。

或许空对空的这么说有些可笑,还是要说剧情还是能让人特别产生共鸣感的——或者说,想象之中的官场斗争。这部剧还令我感兴趣的一个点是有关于“人民”,尽管在局中的表达仍然抽象,但是至少其作为一个主体,一种模糊的意志,哪怕是口号式的,也是在认真讨论。这本身对我来说就很有意思——当然这背后,革命传统与精神是第十集左右的的一个重要话题,而这就与我的研究产生了关系。

说到底,应该还是要相信每个人,至少是身居高位者所具有的行动逻辑,只是说,要如何理解并评判它。这当然是复杂的,可以有多种角度的,也正是因此需要谨慎,需要观察,接受混沌,并努力让一切变得清晰。

April 5

文中未标明的图片与文字均为作者创作,禁止转载。由于评论区技术问题,请通过邮件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