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说,人是要遗忘。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要把悲剧诗人逐出城邦,却又讲述政体堕落的悲剧。可能不只是城邦,灵魂也是悲剧吧。有时候心中憎恨自己,却还要像城邦对待悲剧诗人那样,压抑、遗忘、以暴力待之。不对自己行暴力,就会被恐惧吞噬。
27日整个下午都是在写Blog——当然,顺便把Zotero的文档整理了一遍,这样自己看完什么书就直接顺手放到Zotero里,我想大概经过这个学期能够实现自己文档整理的规范化——而这是提升学术效率的某种基础性工作。当然这样就造成一个问题,那就是这篇在27日就开了,但是27日本身已经发过一篇文章,标题就被占了,就只有顺延一篇。还有一个bug大概是,自己现在在这发的文章,会经过改写(主要是删减,当然在过程中有什么语病啥的也就顺手改了)发到公众号上。目前的想法是有两个系列,“汵海”系列主要发日常,而“禺日”系列主要发评论——因为“禺日”本身的意思就是“太阳落山的地方”,这就天然地与目前的世界局势有某种呼应之处。但是27日发公众号文章的时候标题上忘记加前缀了,于是删了重发了一遍。因为公众号一天只能发布一篇,大概28日又要重新推一遍27日的文章,28日的文章又要顺延了。还有诡异的一点是,不知道为什么,网页版的公众号编辑系统总是没法发文章,使得我只能把文字复制到文件传输助手里,然后再复制到手机上的应用,虽然说也没问题,但总觉得有些叠床架屋。刚好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自己开公众号想借鉴的对象“大嘴读博历险记”也更新了,讲的是一天的休息。我是不想发那种一句一段非常要点化,而且或许有些太过“实用”的文字,但对生活的记录是我想做的——如果要表达的学术一些大概是,一种“自觉的反思”。
因为种种事务性的事情这篇稿子在我的桌面上躺了几天。这周五,也就是30号的时候同学来问我这周还上不上英语课,我才恍然意识到一周时间就这样悄然过去。展望下一周乃至已经开始的九月,我只能看到面前有三篇论文——或许每天早上来图书馆,然后一直学到晚上会成为某种新的日常,而这种日常其实是我想要和享受的。当然仅仅是空间的变化并不解决任何问题,主要是这形成了一种学习的氛围,或者再退一步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当然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生活当然是不仅仅只有学术的。比如说明天的助教培训,下周一周的新生教育,以及要如何从基金中搞钱,要不要买新笔记本和国庆到底要不要出去玩。但这些当然是只有先完成学术的主业之余的调剂。还是那句话,“还是要有生活”,或许后面还可以加上半句,“但不能只有生活”。入学几天,其实已经是从某种悠闲的状态动起来——其实今天最应该的,除了弄完手头堆着的,能够即时做完的一些事情之外,重要的是对这个月做一个计划——关键是可行。如果说,上个月是“睁开眼知道有很多事要做”,这个月或许就应该更进一步地做到“知道今天要完成手头上哪些活的哪些部分”。日拱一卒,同时做个长期主义者。
如果仔细地回想其实会发现,这种充实其实是让人快乐的。或许只是需要告诉自己,“现在该学习了”。学习的时候,就要真正“动”起来——关键是脑子,具体可以有很多表现形式,毕竟学没学,自己是最清楚的。当然也要逐渐学会与自己和解,每周就是可以有一天是用来玩和放纵的。那一天就是可以允许自己不做事情的堕落日——上个月自己努力的地方就在于“让时间可见”,然后这个月就可以针对性地去优化自己的时间管理。算起来眼下最需要做的是如下几个方面:
·早起,起床之后应该学一课语言;
·回寝后的阅读、语言、书法和总结;
·午饭后的效率提升;
·在图书馆专注时间的效率提升;
这四件事的难度和可操作性都是有顺序的。可见其实最重要的是早晚在寝室的时间。当然,这周我尝试调整一下,如果真的是寝室不适宜学习的话,把语言的部分放到来图书馆的第一个小时以及午休后也是可行的。关键是现在的我意识到了问题。
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手机使用时间。这个让校长在开学典礼上都用半开玩笑的语气讲的事情,其实真的有其重要性。自己已经能够感受专注时间和手机使用其实是成反比的。目前算上每周的堕落日(那天允许自己玩手机到12个小时),自己每周玩手机的时间是42-49小时,也就是平均到每天6-7小时,这当然是不令人满意的,而且这很有可能是是午饭后的效率低下的直接原因。意识到问题就需要解决。因为需要算上跑步和通勤听音乐的时间,其实理想状态是每天2小时左右的手机使用时间。当然这个问题解决不能是以把手机时间变成iPad或电脑使用时间的方式。因此同步地,需要关注iPad或电脑使用时间。因为现在ipad上的两个游戏都已经在手机上安装的,所以ipad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使用的时间是可以更纯粹的。然后就是电脑使用时间,这个也是可以方便的可视化的,但我想不需要那么复杂,只需要关注每天的专注时间就行——毕竟保护注意力最需要的,是需要给自己留出大块的独立的思考时间。我需要挂着微信以便及时回复消息,但更重要的是我需要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率——控制时间只是表象,背后深层的问题还是需要增加自己的产出。
以上大概就是自己对近日状态的反思。最近自己也确实着重关注自己的生活。如果说还有什么要说的,大概是27日晚的紫操夜话、28日上午的定向越野和陈云飞来访以及29日下午郭彦杰来访。30日自己摆了一天,严格说来29日也是,所以说自己这周的手机使用时间是49小时,主要问题就是出现在有了两天的堕落日——当然再加上原神的大版本更新。不过我想,这里不能只是反思自己的状态,还需要有时事评论和学术笔记——当然这些都只能选择性的在公众号上发罢。最近趁着新生教育看了不少书,上一篇也说到了这个问题,而且更重要的,自己在逐渐将这些书整理到Zotero里,之后用起来也会更方便。这大概需要成为每天日常的一部分,也是缓解信息焦虑的好方式。插一句,自己最近把电脑更新到了Windows11,也算是最新的系统,断了自己再折腾的念头。这两天读的,或者说重读的是《“自杀时代”的来临》,上一篇似乎讲到过自己有关心知识分子问题——为什么关心呢,很大程度上其实还是从自己内心的好奇和渴求。当然可以说“格局小了”,但我想首先关心自己,才可能去关心他人与更大的社会。或者一种更直接的表述是,“自杀时代”与“烦闷”这种描述,让我感受到某种“切己”,或许这是某种好奇的前奏吧,但至少比抽象的理论(当然理论也可以有让我一读就感到切中肯綮的)更让人有读下去和思考的欲望。然后自己就与一些人“重逢”,比如瞿秋白。在好奇与学科边界之间,或许就是一些这样的人让我还固执的有着某种自信。
明天是助教培训,然后这一周还有新生教育所以可能大部分学术方面的工作就是抽时间抓建党以来的读书进度。5日要与老师讨论论文所以还得有所准备。如果这个月底要考雅思的话这一周应该就要把日子定下来以及做好复习计划了——这个放到周五再仔细想吧,在周五之前先把电脑上雅思的资料整理完。
总结:
【公务】教材课题会会议记录
【学术】助教文思考
【生活】入学教育、文件整理
近日计划:
【学术】海员文章思路梳理,史料整理填充
【学术】以评促教;助教主体性
【生活】每日跑步、书法
【生活】文件整理与阅读
【生活】雅思复习
August 28, finish on Sept. 1
文中未标明的图片与文字均为作者创作,禁止转载。请通过邮件或微信公众号(LuminescentJackie)互动。